血清中骨转换指标的测定开题报告
2020-05-29 20:16: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系统性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骼微观结构发生恶化,骨密度降低致使骨折风险升高。骨骼作为一种机体的器官,与其他器官一样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中。骨骼的代谢主要表现为骨重建,即骨吸收和骨形成,并且两者在正常情况下须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1]。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骨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成年人的骨骼虽然纵向生长已经停止,但是骨重建仍然持续进行且十分旺盛,旧骨会被不断吸收同时释放钙和磷至血液中;新骨形成则是通过将血液中的钙磷沉着于新的骨组织中,形成矿化。这是骨重建中的重要骨转化,可以有效修复骨组织,维持骨骼的正常生理功能。
然而,骨代谢过程受到诸多关键的生理调节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营养、性别、生活环境等,最终受到内分泌调节的影响使得骨吸收的程度大于骨形成,导致了骨量的减少,骨密度降低,进一步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在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中,必然伴随着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2]。因此许多骨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对骨病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与骨代谢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骨转换指标是一些骨骼重建过程中,存在于血清(液)或尿液中的产物,可用于评价骨吸收和骨形成率是否正常,提示潜在的骨骼疾病。骨转换指标的高低可预测骨折风险,监测骨骼疾病患者,如骨质疏松症的恢复情况。本研究对所收集的绝经后骨量正常及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骨吸收和骨形成转换指标进行测定,评价这些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而评价其对骨折风险预测的准确度。
主要采用的研究手段
2.1 使用文献查阅的一般方法,通过在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sci等检索资源上查阅关于代谢组学的相关文献,明确熟悉骨质疏松基本的发病机理;从而明确骨细胞代谢过程中相关骨转换指标的测定意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重复性光热/热力学协同治疗的NIR-II 光响应抗菌凝胶外文翻译资料
- 氧化石墨烯/银/胶原涂层的光动力和物理作用协 同杀死细菌外文翻译资料
- x,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区域选择性自由 基x-硼酰化直接合成0-硼酰羰基分子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光氧催化作用实现有机硼合成的新型自由基硼化途径外文翻译资料
- 光导的单电子转移过程在烯烃与氮杂环卡宾硼烷的硼基化反应中作为- -种授权的基本原理外文翻译资料
- 用于数字光处理3D打印的可重复打印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
- 1, 6-烯基自由基硼化/环化级联反应合成硼处理的杂环和碳环外文翻译资料
- 羟基环戊烯酮的Morita-Bayllis-Hillman反应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莫米洛替尼的新型实用合成路线外文翻译资料
- 用从突变的PrPGApx04中分离出的青霉素G酰化酶高效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