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正文

ε-聚赖氨酸电化学测铅试验文献综述

 2020-05-31 20:37:14  

文 献 综 述

1、前言

铅是一种带蓝色的银白色的重金属,具有毒性,质地柔软,延性弱,展性强的特点。空气中表面易氧化而失去光泽,变得暗淡。能溶于硝酸、热硫酸、有机酸和碱液。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铅还有两性:既能形成高铅酸的金属盐,又能形成酸的铅盐。元素来源:主要存在于方铅矿(PbS)及白铅矿(PbCO3)中,经煅烧得硫酸铅及氧化铅,再还原即得金属铅。第一电离能7.4167电子伏特。第二电离能15.874电子伏特。熔点327.5℃,沸点1740℃。密度11.3347克/立方厘米。

许多化学品在环境中滞留一段时间后可能降解为无害的最终化合物,但是铅无法再降解,一旦排入环境,很长时间仍然保持其毒性。由于铅在环境中的长期持久性,又对许多生命组织有较强的潜在性毒性,所以铅一直被列入强污染物范围。铅及其化合物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有部分的铅化合物如烷基铅还能被皮肤吸收,进一步攻击人体组织,造成人体内器官系统的失灵和对人体生理产生危害。因为进入人体内的铅具有极大的危害,随着血液进入到神经的铅会损伤人体大脑和小脑皮质细胞,干扰人体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使人体产生贫血、脑水肿、肾功能病变等疾病[1]。特别是对于儿童,其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健全,再加上儿童铅吸收率及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是成人的5-10倍[2],铅在体内吸收多,排泄少,铅中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研究表明1994-2004年我国儿童血铅平均值为0.0929mg/L,平均值的中位数为0.0916mg/L,儿童铅中毒率的研究报道共调查33325名儿童,其中血铅≥0.1mg/L的有11272名,铅中毒率为33.8%,各项研究表明儿童铅中毒率的中位数为32.0%[3]。但自2000年7月1日起我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以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血铅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4],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民众对于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空气和水中的铅的含量控制越发严格。例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5](GB16297-1996)表1中铅及其化合物最高排放浓度0.9mg/m3。最高排放速率二级0.005~0.39kg/h;三级0.007~0.60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0075mg/m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GB5749-2006)中规定饮用水中铅浓度不得超过0.01mg/L。

聚赖氨酸的化学合成是在 1947年首先完成的,1977年日本学者从放线菌培养过滤液中提取出一种含有25~30个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单体聚合物 。这种赖氨酸聚合物是赖氨酸残基通过α-羧基和ε-氨基形成的酰胺键连接而成。故称为ε-聚赖氨酸(ε-PL)[9] 。两种物质化学式如下图。

H-{NH-CH2-CH2-CH2-CH2-CH-CO}n-OH

NH 2

图 1 ε-聚赖氨酸

H-{NH-CH2-CO}n-OH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