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撤点并校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改革研究——以江苏南通QD地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0-06-01 15:48:57  

文 献 综 述

摘要:教育改革关系国运,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尤为重要,然而农村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革。撤点并校是20世纪初针对农村教育的一场大型改革,如今,撤点并校已经执行了十几年,各地已基本完成撤点并校,因此,之后的教育改革也将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对撤点并校这一政策实行后的成果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未来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关键词:撤点并校 农村教育 教育改革

一、研究现状

自全面推行”撤点并校”政策以来,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但也伴随着许多的问题,农村教育改革也期待着新生机。专家对从撤点并校政策到农村教育改革都进行了诸多的研究。李亮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进行反思,探究政策产生偏差的原因。徐英国在揭示撤点并校政策的价值选择及其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分析其价值选择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胡登胜、单大圣将农村教育改革与经济新常态联系在一起研究,认为农村教育改革要创新改革思路,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丁步洲经过实地调研将农村教育改革研究重点放在办学点上,解决办学点的诸多问题将对农村教育有更好的保证。

二、相关研究综述

1、政策解读

2001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的政策,就是这一政策掀起了”撤点并校”的浪潮。[1]所以,撤点并校是从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就是撤销原来一村一校的模式,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的城镇小学里。撤点并校这一政策是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得发展。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基础教育中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许多教育成本,但同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得撤点并校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2]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偏差,致使撤点并校执行后问题重重。

2、撤点并校成果与问题的研究

撤点并校实施以后,不管是成果还是问题都逐渐显现,学者们对这一政策都做了分析。本文也将从分析这一政策的实施情况来探寻撤点并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研究撤点并校这一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改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