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风景园林 > 正文

南通市盐河、界港河、南川河滨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9文献综述

 2020-06-03 21:53:15  

文 献 综 述

1.前言

本文首先对国外滨河景观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归纳,随后总结国内滨河景观建设现存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文献综述,对毕业设计题目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确定设计阶段时可以着重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滨河区,它是城市滨水区的一部分。城市滨水区(water front)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而城市滨河景观是指城市滨河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在此区域土地上的烙印。[1]

2.国内外滨河景观研究成果概述

从设计理念角度,景观设计学者开始思考并试图平衡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伊恩#183;麦克哈格”设计遵从自然”[2]、”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3]、钱学森”山水城市”、”生态城市”[4]等景观设计理念,在寻求合适的环境与合理的设计以保证自然生态的条件下,关心人类自身需求,希望构建自身的思想体系与探索对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的理解。不同思想的交融对于滨河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因而在这样的设计理念逐渐成型的背景下,滨河景观的定位发生了改变,它不再过度信任技术,而是如《寻找原汁原味的比利时莱尔河谷》[5]中所言,将河流看作一个拥有自身法则的实体,滨河平原是自然与文明社会需求之间的缓冲空间。

生态学在滨水景观建设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王建国在《生态要素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形成》[6]中提出在前期城市规划时就应考虑到河流自身的生态特征与规律。邓尼特在其《雨水园》[7]一书中对于水与可持续性景观做出了解读,他认为要做到真正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被日常使用者们所接受。因此从细节上定义滨河景观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雨水规划利用与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以促使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王东宇等《城市滨河绿带政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8]浅析了滨河绿廊的生态整治修复策略。

依据城市空间设计知识、景观设计知识等等,刘滨谊在《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9]中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游憩四个角度对护岸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提升、结构安全稳定、视觉景观美化和亲水可游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景观设计学》[10]一书中对滨河景观设计首先提出滨河场地潜在多种优势,如灌溉、运输、微气候调节、风景价值等,其次在与水相关的场地设计中从自然河流与水体、蓄水面、步道、水际等元素分析。《人性场所#8212;#8212;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11]一书中”城市广场”章节,笔者经过分析与分类后认为滨河景观更偏向于城市广场分类中的”城市绿洲”与”大型公共场所”。作者从位置、尺度、视觉复杂性、使用和活动、潜在服务范围、微气候、边界、亚空间、交通、休息设施、种植、地形变化、公共艺术、铺装、甚至活动节目、摊贩、标识等方面详尽的对城市广场提出设计建议。这些都对于滨河景观后期详细设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为了对滨河景观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朱润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三层结构的城市滨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参考因子的选择与计算分析,在滨河景观设计的宏观与微观方面均得到启示。[12]

总体而言,对于滨水区开发营建的书籍与论文不少,且大多针对沿海、沿江城市进行分析。而针对滨河景观的研究文献相较而言探索稍显薄弱,大多依附在滨水景观研究基础上,仍有继续探索开发的空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