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正文

甘肃天祝5000t/d水泥生产线工艺设计(重点车间:烧成车间窑头系统)文献综述

 2020-06-03 22:05:32  

一、水泥的发展及现状

1.1 水泥宏观发展历程

水泥是建筑工业最主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在公路、桥梁、大坝、隧道、机场码头、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多方面得到了大量地使用,己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物质和文化生活不可替代的基础,对人类文明发展直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近2个世纪的发展,世界水泥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环保设施日益完善。我国水泥工业在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也得到很大发展,自1985年以来,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存在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工艺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效益低下等问题。目前国家正通过”上大改小”等一系列措施对水泥工业进行宏观调控,以期使我国水泥工业的产业及产品结构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水泥工业将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

一、水泥的发展及现状

1.1 水泥宏观发展历程

水泥是建筑工业最主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在公路、桥梁、大坝、隧道、机场码头、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多方面得到了大量地使用,己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物质和文化生活不可替代的基础,对人类文明发展直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近2个世纪的发展,世界水泥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环保设施日益完善。我国水泥工业在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也得到很大发展,自1985年以来,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存在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工艺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效益低下等问题。目前国家正通过”上大改小”等一系列措施对水泥工业进行宏观调控,以期使我国水泥工业的产业及产品结构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水泥工业将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

1.2 水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革新--SP,NSP技术

自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首先获得波特兰水泥专利权以来,水泥锻烧技术不断改进,经历了普通回转窑、机械立窑、立波尔窑等的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悬浮预热器窑出现,为熟料锻烧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而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至今仍在快速发展的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相结合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为大幅度降低热耗及水泥生产的大型化、高效化发展开辟了成功的道路。悬浮预热窑(SP)的特点是:在缩短回转窑筒体的条件下,用多级悬浮预热器代替部分回转筒体,使窑内以堆积态进行的气固换热过程一部分转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生料粉能够与从窑内排出的炽热气流充分混合,气固两相接触面积大,传热速率快、效率高,因此有利于窑系统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熟料烧成热耗降低。

预分解窑(NSP)是在SP窑技术基础上的一次飞跃,其特点是在悬浮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加了一个分解炉作为窑系统的第二热源,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悬浮态或流态化条件下极其迅速地进行,不仅避免了窑内传热差的弊病.减轻了回转窑的热力强度负担,还使入窑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率从SP窑的40%左右提高到85%到95%,大幅改善回转窑的热工性能,使窑的生产能力成倍增长,因此,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衬料寿命和环境保护诸方面,都表现出更加优越的性能。预分解窑己成为国际公认的代表当代最高技术水平的水泥缎烧方法。它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最新成就,广泛地应用于水泥生产全过程,彻底改变了湿法、老式干法、半干法回转窑以及立窑生产等传统生产方法的弊端,且有利于资源和能源及其它工业废渣的再利用及消解工业与生活垃圾,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预分解技术的完善及未来发展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