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银行持续使用意愿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04 20:17:50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手机银行就是用户首先在手机上下载银行的客户端,通过移动客户端以手机作为媒介,办理查询、支付、小额汇款等金融服务,也称为移动银行。手机银行使客户能够随时地了解银行政策和理财产品,同时也节省了中间成本与业务推广的开销。手机银行在银行传统业务上不断创新,继ATM、POS机和网上银行之后银行最为推广和最有活力的新业务,成为银行的利益的来源[1]。手机的迅速普及和升级为移动银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借助便捷性、低成本和广覆盖等优势特征[2],使得手机银行蓬勃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结构多样化、追赶时尚潮流等特点,易接受新鲜事物。手机银行则是新兴金融服务。通过大学生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可以由感知可用性、感知易用性和银行服务质量三方面来检验手机银行软件。根据大学生手机银行持续使用意愿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是否愿意使用手机银行,持续使用手机银行、放弃使用手机银行的因素。由此揣摩大学生消费行为,并分析手机银行向大学生推广所面临的障碍,以此提出对策,更好地抓住大学生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
二、选题研究现状
1、国内手机银行发展现状
中国的手机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手机银行业务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因而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为交易灵活便利,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账户管理、手机支付等,受到的消费者的追捧。但手机银行的发展技术尚不成熟,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软硬件技术都有待完善。
手机银行在我国仍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据调查80%手机网民集中在10-39岁,10-19岁占26%,20-29岁占30.8%,30-39岁占23.2%;学生群体中使用比例最高,达到29.9%,这些数据已经充分揭示了手机银行业务在学生群体中巨大的发展潜力[3]。
2、影响大学生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的因素
(1)感知有用因素。感知有用因素是个人的一种衡量工具,用户在办理手机银行业务的过程中会希望越便捷越好,在短时间内将业务办理好,并能够随时随地更改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和技术。只有手机银行的便捷和高效,才能让用户真正感受到其最为强大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提升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使用意愿。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越大,对于手机银行的使用欲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