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4 20:25:53  

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 金融”等一系列规划的落地,第三方支付凭借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迅速成为了我国日常支付清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三方支付凭借高效、便捷、低成本等优势,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使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的市场主体不断丰富,由原来财富公司主导向电子商务企业、银联、科技公司、通讯集团和财富公司等共同主导转变。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为确保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至此,我国第三方支付由原来的自由生长阶段逐渐向规范发展阶段过渡。本文主要从第三方支付的多元化发展角度入手,通过研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定义内涵、起源以及相关法律规制、当前面临的困难,揭示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探索国内外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为完善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关于第三方支付内涵定义研究

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未有权威机构对其作出明确定义。刘春梅(2014)认为,第三方支付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而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6月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其界定为非金融机构支付。程军、石彦欣、刘皓(2014)从业务角度看,认为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发型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及其他支付服务的统称。周杨建(2014)则认为,第三方支付指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完成消费者、销售者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和货币支付等业务,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誉度较高的非银行机构。因此,本文采用定义认为,所谓第三方支付,指的是产品和所在国家以及国外银行签约、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度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付清算服务平台。

二、关于第三方支付起源及相关法律规制研究

关于我国第三方支付起源,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杨涛(2015)认为,第三方支付起源于1998年北京,适时北京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信息产业部、国家内贸局等中央部委共同发起了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确定了首都电子商城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而李晓璐(2014)则认为,1999年首信易率先推出的网关支付平台,标志着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式诞生。2003年,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迅速扩张,第三方支付迎来了第一次上升期,随之而来的是客户备付金权益保障、支付平台安全等问题的困扰不断。薛玉燕(2015)认为,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电子签名法》,赋予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的诞生。李互武(2015)指出,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确立了电子签名所具有的法律地位,确定了行政许可的实施部门,明确了认证机构的认证步骤以及拥有的法律地位,同时制定了相关制度,详细介绍了电子签名的保障措施,从法律角度对电子支付行为进行了规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虽然没有对第三方支付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阐述,但为此后的第三方支付提供了一定法律依据。及至2005年以后,我国第三方支付初步形成了由用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的新产业链。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经2010年5月19日第七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2015年7月,发布中央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核心要件包括:强化对第三方支付账户的支付功能管理,将第三方支付拉回小额、普惠的定位中,限制基于第三方支付账户扩展的主体性和实质性金融业务。

三、关于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研究

1困境研究

当前,第三方支付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两个方面。吕复星(2014)认为,当前第三方支付面临安全技术隐患阻碍大额支付、用户消费习惯难以迁移、产业链利益协调困难、业务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困扰。张泸(2015)认为,第三方支付产品创新一定要立足于实体经济和市场发展的有效需求,必须根据用户、商户和市场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2关于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商业银行关系研究

J.Kim(2005)通过eBay公司案例,介绍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交易过程中信用机构的服务。Richard Walton(2005)讨论了B2C电子商务相关的保险问题。王旭磊、王宝海(2007)提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将加剧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竞争,同时也会促进双方合作的加强。张细松(2009)认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合作形式,将会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

3、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扩张的研究

傅贤治(2001)认为,多元化作为企业基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性质、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企业扩张将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多数企业采取关联性增长方式,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Ansoff(1965)在论述企业战略必要性时指出,企业可沿产品或市场方向进行战略扩张和发展,也可沿对角线方向进行所谓”多元化战略”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协同性”。而Penrose(1959)则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资源量相关,而企业多元化的成功率则与其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总而言之,第三方支付目前面临同质化发展问题亟待解决,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必要的实施阶段。吸收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企业扩张的丰富理论和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综合竞争力,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走向国际化提供必要的动力。但是目前关于第三方支付多元化发展战略较少,尤其是相关数据统计的缺乏,为研究和相关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很大阻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璐.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和风险问题的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5(21).

2. 刘春梅.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 当代会计, 2014(5):10-12.

3. 杨晓龙. 第三方支付,未来谁将主导[J]. 金融博览, 2014(1).

4. 李互武. 第三方支付的金融监管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7):210-211.

5. 周杨建.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 特区经济, 2015(5):68-69.

6. 杨涛. 第三方支付的转型与监管[J]. 银行家, 2014(5).

7. 薛玉燕. 第三方支付政府规制问题研究[J]. 江苏商论, 2015(11):156-157.

8. 程勇. 多元化理论与现代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J]. 价值工程, 2011, 30(5):90-91.

9. 傅贤治.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J]. 畜牧市场, 2004(12):71-75.

10. 张泸. 第三方支付业务需差异化竞争[J]. 中国金融, 2013(20):60-60.

11. 吕复星. 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市场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J]. 特区经济, 2014(1):87-90.

12. 程军, 石彦欣, 刘皓. 第三方支付与贸易金融[J]. 国际金融, 2014(6):17-24.

13. 巴曙松, 杨彪. 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及借鉴[J]. 财政研究, 2012(4):74-77.

14. 王硕, 兰婷. 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2(9):70-73.

15. 仇瑾. 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的建议[J]. 金融发展研究, 2009(5):82-84.

16. 陈健. 电子支付法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17.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2012.8.1

18. Penrose E T. The Theory of Growth of The Firm[M]//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 Blackwell, 1959:192#8211;193.

19. Rumelt R P.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and profitabilit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3):359-369.

20. Armstrong 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2002 version)[J]. Mpra Paper, 2002, 37(3):668#8211;691.

21. Chakravorti S, Roson R. 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The Case of Payment Networks[J]. 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6, 5(1):118-143.

22. Ruiz-Martinez A. Towards a web payment framework: State-of-the-art and challenges[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mp; Applications, 2015, 14(5):345-350.

23. Tsai W H, Huang B Y, Liu J Y,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Web ATMs in e-payment industry: A case study.[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37(1):587-597.

24. Pousttchi K. A modeling approach and reference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mobile payment use cases[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mp; Applications, 2008, 7(2):182-201.

25. Eggleston K, Hsieh C R. Healthcare payment incentiv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forms in Taiwan, South Korea and China.[J]. Applied Health Economics amp; Health Policy, 2004, 3(1):47.

26. Dahlberg T, Mallat N, Ondrus J, et 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mobile payments research: A literature review[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mp; Applications, 2008, 7(2):165-18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