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我国产业空心化趋势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9 22:34:03  

文 献 综 述 产业空心化又叫去工业化,主要是指较发达地区制造业中心的产业资本大量向欠发达的地区转移,从而导致发达地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1982年,B.布鲁斯通和B.哈里逊在《美国的脱工业化》一书中最早采用了”产业空心化”提法,认为产业空心化实在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

国内学者郑直(2013)指出对于产业空心化的定义一般包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强调工业企业地理位置上的转移;第二层强调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原有产业退出而新的产业尚未形成。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南美以及我国内陆地区转移,一些地区产业空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充分了解我国产业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相关的实例研究,找到最合理应对的处理对策。

一、产业空心化的国外研究综述 产业空心化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首次突出表现出来的。

一些其他国家诸如美国、日本等随着本国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西方学者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了本国出现了产业的”空心化”。

1986年3月美国《商业周刊》专门出版了论述产业”空心化”的特刊,其副标题为”制造业威胁着美国经济”。

Hewings et al.(1998)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芝加哥地区1975#8212;2011年间9大经济部门的变化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地区的经济结构进入了一种”空心化进程”,即越来越多地依赖地区外部的产品供给,其对制造业产出的依赖逐渐被服务业活动所代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