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正文

PVDF膜的极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3 20:59:54  

由于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强以及良好的加工特性,使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于超滤(UF)、微滤(MF)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等膜过程的膜材料[1]。

在这些应用过程中,膜污染常常不可避免,导致了PVDF膜的渗透性能大幅衰减,严重影响其经济性,抑制膜污染是PVDF膜应用中受到关注的核心问题[2,3]。

机械冲洗、高压反冲洗、化学清洗等是减轻膜污染、恢复膜通量的常用手段,但化学清洗对膜材料耐化学腐蚀性要求较高,频繁化学清洗会大大降低分离膜的使用寿命;高压反冲洗、机械冲洗方法对去除膜面滤饼层很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膜污染,但是对不可逆的膜孔堵塞污染效果有限。

流体力学研究显示,提高膜面流速,在分离膜表面形成湍流,或对膜组件施加影响,使膜组件发生振动,能够降低过滤过程中的膜污染。

PVDF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晶相或者非晶相,其中,晶相中的β相PVDF晶体具有压电性,在其两侧施加直流电压,PVDF膜在电压的作用下会发生收缩或膨胀;如果将直流电场改成交变电场,膜自身会成为振动源,原位产生高频振动。

研究发现,这种振动能够显著降低膜面污染的发生,使稳定通量提高165~235%[4]。

PVDF膜的原位振动与流体力学协同作用,能在膜过滤过程中强化传质,达到抑制膜污染的目的,压电PVDF膜的构筑是其中的关键。

构筑压电PVDF膜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从常见的α相PVDF膜出发,采用拉伸法、电场极化法、退火法或高能辐照法将非极性的α相晶体转变为极性的β相晶体,然后在强直流电场作用下使β相晶体发生取向重排,获得压电性,这种方法存在条件苛刻、α相到β相转化率不高、破坏膜微结构等问题[7,8]。

另一种途径是在制备PVDF膜时,通过控制结晶过程,使PVDF结晶成为β相,以β相PVDF膜为基础,对其施加直流电场进行取向重排,从而赋予PVDF膜压电性。

由于β相PVDF分子链呈现平面锯齿结构,氟原子和氢原子分别排列在分子链的两侧,只需在较低的直流电压下,使晶体发生取向排列,就可获得更高的压电性能,且对PVDF膜的微结构破坏较轻[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