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材料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正文

铁氧体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初探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0-06-25 20:50:59  

引言 随着现代电磁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干扰对军事安全和民用电子信息领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高性能吸波与防护材料已经成为了当前电磁材料领域研制和开发的重点之一。

吸波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功能材料,其作用是减少或消除雷达、红外线等对目标的探测,以达到战场隐身提高自身生存力的目的。

其中,铁氧体类吸波材料由于既有亚铁磁性又有介电特性,因而兼具磁性和介电两种材料的损耗特点。

此外,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相对磁导率和较低的制备成本,即使在低频、薄厚度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在米波至厘米波范围内可使反射能量衰减17~20 d B,因此从50年代至今广泛应用于雷达吸波领域中。

,特别是近年电磁屏蔽、隐身技术的发展,使得吸波材料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1.铁氧体的吸波机理 铁氧体吸波材料既是一种具有磁吸收的磁介质,又是一种具有电吸收的电介质。

在低频段,铁氧体主要依靠磁滞效应、涡流效应及磁后效的损耗来造成铁氧体对电磁波的损耗; 在高频段,则主要来源于自然共振损耗、畴壁共振损耗及介电损耗。

1. 1 电损耗机制 介电损耗是微波铁氧体中电损耗的主要原因,电荷不能像导体那样通过处于电场中的电介质,但在电场作用下电荷质点会发生相互位移,使得正负电荷中心分离,形成许多电偶极子,此过程即为极化。

在发生极化的过程中,以热的形式损耗掉的部分电荷即产生电损耗。

一般认为多晶电磁介质的极化主要来源于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固有电偶极子取向极化和界面极化四种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