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平台化企业员工创造力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0-07-02 22:38:27
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作为一种生产力在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不仅仅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与商业形态,更是引发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大变革。互联网的发展重置了商业坐标,未来所有的行业都会出现平台化的企业,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企业面临转型,大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做平台,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做专业化,平台化企业通过整合全球的资源来达成个性化的服务,而专业化的公司则是优先整合的对象。平台化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地扩大企业的边界,激活员工的创造力,更加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而这种管理模式在互联网企业流行后,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传统企业所使用,比如海尔的平台化模式就为制造业转型提供了一条道路。[1]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影响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因素和因素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通过研究具体平台化企业的员工创造力的培养模式、员工创造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创造性人才的管理制度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相同类型企业的员工创造力潜能和提高整体创造力绩效,为平台化企业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方向和建议。[2][3]
一、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分析
互联网的普及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挑战,更对组织结构提出了颠覆性的新要求,不少企业尝试了平台型组织变革。组织形态在复杂无序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局限性,企业需要一种更具动态演化能力的复杂组织形态,以无序对抗无序,以复杂对抗复杂,平台型组织正是应对这种局面的一种实践探索。
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平台型组织也是如此,通过重新组织生产要素来激发创新,创造价值,并且由于其连接多边的特性,拓展了组织内部的生产要素,将外部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用户等)也纳入平台型组织的生产系统,因此平台型组织具备了极大的价值创造性。
互联网企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更易于采用这类新兴的平台模式。然而,面临互联网的严峻挑战,传统制造型企业进行平台化变革更具有迫切性和困难性。我国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海尔集团率先进行了平台型组织变革,在网络化战略引领下,主动打破企 业边界,经历了自主经营体、利益共同体、小微平台三个阶段的组织变革,为传统科层制组织向平台型组织转型提供了借鉴。[4]
二、员工创造力理论、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
创造力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对创造力关注程度的不断增加始自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至今,创造力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导致创造力定义众说纷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者们所看待的角度和所采用的观点不同。综合研究者们对创造力所给的定义, 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从创造主体的人格视角定义;(2)从创造过程视角定义;(3)从产品特性的视角定义;(4)从创造环境的视角定义,上述四种视角基本代表了创造力所关注的不同方面, 其中基于产品的创造力定义被认为是最适用的。综上所述, 员工创造力就是指提出有关产品、服务、实践、过程、程序等具有原创性、有用性的想法,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造力和生产力的重要前提。[5]
根据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自创造力研究诞生以来,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了与创造力相关的理论和模型。第一,构成要素模型,该模型认为创造力的构成要素是内在动机、领域相关技能和创造力相关过程。第二,工作环境模型,该模型认为工作环境对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组织和管理者的鼓励、工作群体对创造力的支持、工作自主性、资源的充足性、工作负担要求等)。第三,相互作用模型,该模型认为员工创造力就是一个复杂的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它受到过去事件和当前环境的主要方面的影响。第四,系统模型,该模型认为创造力是由知识领域、个人和学科专家等三要素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6]
陈冬梅,陶凯来[7]认为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个人层面的员工创造力影响因素,涉足较多的主题是人格、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内在动机等;(2)基于团队层面的员工创造力影响因素,根据文献回顾,团队层面的情境因素大致包括团队同事、团队领导和团队内聚力等;(3)基于组织层面的员工创造力影响因素,包括:奖励机制、组织氛围等;(4)基于社会层面的员工创造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的研究和传统文化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的研究。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传统企业如果想要在平台化过程中有所突破,必须要高度重视员工创造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结合具体平台化企业研究员工创造力机制,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潜能和提高企业的整体创造力绩效。通过研究我国平台化企业员工创造力的培养模式、员工创造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创造性人才的管理制度等问问题, 可以为相同类型的平台化企业提供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