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CE的门禁卡模拟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18 20:06: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
随着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使用数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不断更新技术,完善应用软件;通信的方便快捷以及安全性成为人们追寻的目标。NFC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其与移动设备的结合开启了新一代移动终端的创新应用,让用户使用更快捷、更简便的方法读取和发送数据,受到众多国家政策支持和运营商的积极推广[1]。
我国传统的机械门作用及安全性有限,更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门禁系统,随着技术的突破,门禁系统也随之发展。互联网 的概念席卷而来,门禁产品迎来又一个风口。基于网络技术对门禁系统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如今已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然而,重复部署系统耗时耗力,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多数门禁系统已难以满足人们的期望。尽管在不断进步,但门禁系统也存在许多问题:用于身份识别的磁卡因为经常使用会受到损坏,而且磁卡本身体积小,容易丢失,落入外人手里可能还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的泄露。磁卡还有相当的制作成本,有的甚至要一直插在卡槽中才能使用,这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2]。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发展,以及NFC技术的出现给了门禁系统新的展望,人们不断尝试将智能手机应用于门禁系统,并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缔繁琐的操作,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酒店门禁系统、校园卡门禁系统等都给人们带来了便捷。论文将结合NFC技术的应用实际,以HCE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HCE技术与门禁卡系统的结合过程,来进行门禁卡模拟系统的设计。
1.2 研究意义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国内出货量TOP5的智能手机(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当中,2014-2017年上市的手机中NFC手机占比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2015年的占比仅为17.1%,但到2017年则增长到了31.3%。2018年,NFC手机在三年以来1500元以上的机型中占比率达到了近45%,在排名前五的手机型号汇总,NFC手机占比达到了35%。
随着NFC手机的逐渐普及,NFC支付迎来了近年来最好的时刻。一方面,终端设备的普及将带动NFC支付场景的拓展,比如目前的NFC门禁卡、手机盾、身份认证、NFC标签应用等等,场景拓展反哺应用方,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以银联和手机厂商、硬件厂商为主,银行等金融机构、京东、美团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为辅,产业链各方逐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NFC技术的发展。2018年1月,微信开放了HCE能力,并发布小程序HCE 二维码智慧乘车方案,在兼顾二维码的同时,还可以将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模拟成借记卡、公交卡、门禁卡等智能卡。同年2月,支付宝通过乘车码与NFC-HCE技术相结合,推出NFC乘公交方案,并在武汉四条公交线路上进行试点。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是银联,支付宝、微信也在慢慢接受NFC支付的存在,在做到兼容的同时,将选择权交给用户,让用户拥有更多的移动支付方式,同时也促进形成了新的门禁卡系统;NFC技术的应用经过漫长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生态[3]。
另一方面,门禁系统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其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前的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锁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在现代化住宅小区、写字楼等建筑或者建筑群内,门禁系统为每一位用户都设定个人识别密码,用户需凭借个人识别密码才能够通过门禁系统,因此门禁系统是保障建筑内用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4]。
随着手机技术的更新迭代,基于NFC移动设备部署的移动门禁更为人们所接受,借助智能手机安全组件保护所有密钥和加密操作的安全性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与NFC技术相结合的门禁系统普遍存在以下几点优势:
1)支持网络云端服务的综合安全访问;
2)支持在移动手机端完成身份的登记及认证;
3)支持移动密钥开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方便和安全地访问;
4)移动门禁介质可扩展,支持多种通讯方式;
5)支持移动端的门禁监控及人员实时管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门禁系统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1)门禁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他人的侵犯,开始用杠棒或木插将门锁起,有了看家护院的意识。这就是人类最初的门禁概念。后来,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锁具被发明了出来。
最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指静脉识别门禁系统,乱序键盘门禁系统等各种技术的系统,它们在安全性,方便性,易管理性等方面都各有特长,门禁系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门禁系统的应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靠性:门禁系统以预防损失、预防犯罪为主要目的,因此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门禁安防系统在设计、施工、使用的各个阶段,必须实施可靠性设计(冗余设计)和可靠性管理,以保证产品和系统的高可靠性。
2)权威认证:在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取、调试、安装等环节上都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上有关的标准,以及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产品须经过多项权威认证,且具有众多的典型用户,多年正常运行。
3)安全性:一方面是指产品或系统的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应该保证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和操作者的安全;另一方面,门禁及安防系统还应具有防人为破坏的功能。
4)功能性:随着人们对门禁系统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门禁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门禁系统的应用已不局限在单一的出入口控制,而且还要求它不仅可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控制、电梯控制、楼宇自控等,还可与其它系统联动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
从运营模式角度来讲,国内门禁行业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产品—解决方案—服务—技术创新,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国内门禁行业演变
阶段 | 特点 |
门禁1.0阶段 | 企业以大规模制造产品为主,仅少数企业承揽工程,包括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测试或质保维护等。该阶段的特点是重硬件、轻软件,即产品制造为主,软件为辅,其中硬件比重远高于软件系统。同时,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利润率低,竞争也是异常激烈。 |
门禁2.0阶段 | 以解决方案为主,通常是针对特定行业或用户定制的,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技术含量高、入门门槛高、对系统集成度的要求也非常高。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大,利润率高。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在其安防产品线实现全覆盖,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时,才有能力去开发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目前,大多企业致力于从产品模式走向解决方案是行业热点。 |
门禁3.0阶段 | 以服务为主,门禁1.0和2.0阶段分别给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设备、系统和解决方案,而所谓的服务即针对以上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后续运营维护和改造升级。门禁系统的服务市场主要包括:设计服务、培训服务、联动报警服务、维修保养服务、升级扩容服务等。 |
门禁4.0阶段 | 未来的门禁市场必定是高科技云集的行业,以技术创新驱动为主,在高端前沿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缺乏创新的企业无法生存。门禁亦不例外,未来包括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与门禁场景应用融合将成为驱动行业前进的重要内生动力。 |
(2)门禁系统的发展趋势
1) 移动门禁应用更为广泛
随着手机技术的更新迭代,基于NFC移动设备部署的移动门禁更为人们所接受,借助智能手机安全组件保护所有密钥和加密操作的安全性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2) 多种门禁系统模式并行不悖
虽然移动门禁随着手机NFC功能的深度开发而更受年轻人的喜爱,但老式的IC/ID卡的方式却可能仍是老人所能接受的,而对于一些需要的更为强大的安全保障的环境,诸如金融、IT等地的办公大楼,可能指静脉识别门禁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更受欢迎。所以未来的门禁系统将是多种模式相互配合补充的。
3) 门禁系统将与多领域趋向融合
多领域的融合有助于管理、决策。现如今的门禁系统借助IT技术的帮助,已经可以与考勤系统相融合,不必专门的打卡记录考勤信息。而与访客系统的融合则更好的保证了财产以及人员的安全,与监控系统的融合则更好的记录出入人员的特征信息,为事后调查等提供有力证据。相信未来门禁系统会与更多的领域相配合,共同保证社会的安定。
门禁系统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十多年了,从最初的多方面学习到自主研发,经历了从磁条门禁系统、IC/ID卡门禁系统到现在的指纹门禁、二维码门禁、人脸识别门禁以及指静脉门禁等等,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等等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并且部分模式已经处于世界行业发展的前沿。门禁行业的逐渐成熟,使其市场划分越来越清晰,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个背景下,门禁行业在提高利润水平、寻找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竞争核心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现在国内的门禁系统厂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资严重不足,使用的技术大多是国外相对过时的成果,没能站在技术的最高峰。因此国内的厂商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没有话语权,很难突破市场壁垒[5]。
根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2012年NFC智能芯片发货量,欧美市场占到了60%甚至更多,可喜的是亚洲市场具有高速的增长势头,其中以中、日、韩最为突出[6]。随着NFC技术的更加成熟与进步,相应的产品更加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NFC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市场收入由2011年的76.86亿美元急剧上涨到2016年的34515美元,35%的年增长让其它行业望尘莫及。其中更带动了电子支付应用的普及与发展。
1.3.2 NFC国内外发展
2013年10月31日,Google发布了最新的Android 4.4操作系统,其中提到了一个新的NFC技术——主机卡仿真(HCE,Host Card Emulation),在Android 4.4系统中,HCE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路由方式。卡模拟模式中的数据可以被路由到CPU中所谓的HCE服务上,这就脱离了传统的SE芯片载体的限制,使得安装一个具有可以调动HCE服务的软件就能够作为SE存在,各类应用的卡密钥被存储在云端服务器,当交易进行时,Host CPU将从云端调用相应密钥进行鉴权。
即使采用了HCE技术,也保留了传统的路由到SE的通道。目前,HCE协议栈已经实现了ISO 14443和ISO 7816的相应规范,可以支持常用的NFC卡模拟应用。2015年国际卡组织万事达公司和Visa公司分别提出了相关的HCE规范,两种规范存在明显差异。万事达公司将移动非接触式应用作为HCE标准的唯一支付方法,而Visa公司在未来的HCE架构上添加了二维码作为支付凭证。另外,为了保证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万事达卡在提供信用卡信息、发布相应的支付凭证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并结合相关内容制定了HCE规范,避免了客户责任认定不清晰等问题。但是Visa公司似乎更强调顺应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感受,认为应该将更多的项目如个人识别码的身份认证,交给市场和其他技术解决,让市场根据运作需求去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风险容忍范围内避免复杂的应用流程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中国银联彼时正对HCE的安全性、技术实施等方面进行评估,即将开始制定中国HCE标准的工作。
Ovum的移动支付报告显示,NFC支付用户将在2019年接近10亿,消费支付首席分析师EdenZoller还表示,越来越多的具备NFC非接触支付功能的POS终端已经上市,这将有助于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7]。目前,NFC正在广泛地支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包括苹果、谷歌、PayPal以及三星等。
在国内,目前复旦微电子、同方微电子、上海华虹等公司的射频识别芯片研发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支付发展相对成熟,交易量、市场占有率和推广范围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应用也较为广泛。与国外相比,我国近场支付的研究起步较晚。2011年之前,我国的移动支付标准还未统一,运营商和银联独立运营,倡导的移动支付方案不一致导致彼此间系统不能兼容,这是扫码支付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极大地限制并延迟了NFC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发展。直到2013年,国内才确立NFC技术成为近场移动支付标准。随后,我国护照升级支持NFC标准,NFC公交卡、手机钱包等业务在城市得到实际应用。到2015年,中国共有300万台支持NFC标准的POS终端,可以完成和NFC设备、传统银行卡的交易。2016年,苹果公司以基于NFC技术的ApplePay业务进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促使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电信企业及手机制造商相继推出NFC移动支付业务,进一步推动了NFC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了在近场移动支付领域占据优势,中国移动一直主推“和包”手机钱包业务,支持模拟会员卡、金融卡等卡片[8]-[9]。OPPO也和与支付宝合作推出NFC手机钱包,实现了使用OPPO手机刷公交、地铁等功能。
在国外,NFC移动支付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的发展较好[10]。日本的手机支付可以覆盖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包括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商场购物等。日本市场的手机几乎都是由运营商定制和出售的,其标准统一,系统兼容性较强。此外,线下终端升级时运营商只向商家收取较低的交易佣金,以降低对零售业的冲击。而在韩国,金融机构占主导地位,运营商则要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关资料将2006-2010年发表的74篇与NFC技术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在NFC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四个领域内:理论和发展、应用和服务、基础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11]。本文列举一部分如下:
北京交通大学的卫国杰研究了NFC技术在我国客运专线客票中的应用,从技术市场条件、客运专线建设、限制因素和参与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客运专线推广NFC应用存在的优势和问题[12];中央财经大学的赵小娟等人研究了以图书馆为背景的创新应用,通过与现有应用RFID技术的识别模式进行对比、对NFC技术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等提出利用NFC手机具有的被动、主动和双向模式进行门禁身份识别、浏览图书信息、自助借还书等操作[1];成都理工大学的王惟洁等人以NFC技术高安全性和快速接入能力为切入口,提出NFC技术在与智能手机的融合、与加解密技术的融合以及与传统通信技术的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潜力[13];徐智纲等对HCE云闪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完善法规政策、明确产品定位和丰富支付场景等建设建议[14];缪凯、西南石油大学的林琳等研究了HCE技术在校园卡方面的虚拟卡、交易支付和身份识别等应用,并对其进行了安全设计[15-16];李庆艳等人分析了移动运营商对HCE的应对策略等内容[17];安徽大学的滕智飞等人设计了一款基于NFC的门禁系统,对运用AES算法的加密过程进行了阐述[2];福建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的黄水金等研究了一卡通手机虚拟卡应用,介绍了出行助手app的服务流程和技术特点等内容,通过对NFC与HCE的技术改造和结合来实现其对复杂、丰富且快速变化的移动支付场景的适应[18];滨州学院的李明娟等和咸阳师范学院的韩改宁等分别利用单片机、Arduino开发平台等工具进行门禁系统设计[19-20]。
Vedat Coskun等人从NFC技术的通信标准本质、生态系统和业务问题、应用程序和安全问题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综述[21];捷克的Jaromír Karmazín等人利用诊断工具、非接触式标签操作工具和点对点NFC应用程序等对Android平台上NFC API的完整性进行了评估[22];Geoffrey Ottoy等人根据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上的规范创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NFC P2P堆栈设置,来测量NFC P2P数据速率,并将其与WiFi的NFC连接切换进行比较[23];法国的Pascal Urien向我们介绍了MOBISIN项目:一个包含具有HCE接口和OpenMobileAPI库手机、一个集成TLS/DTLS堆栈的SIM卡和一款由服务提供商发布的驱动HCE和SIM的应用程序的开放的试验平台[24];赵安平等人提出了一种双谐振天线系统[25]。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以hce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若干m1卡、小米note3及三星sch-n719两台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利用android studio或eclipse和若干反编译工具对多个nfc卡模拟应用程序进行联合分析,然后通过图表等手段将分析结果导出,对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时间 | 工作内容 | 论文撰写 |
2019年2月至3月中旬 | 1.进行论文有关资料的收集; 2.掌握NFC技术相关的知识,理解HCE技术中的通信方法,了解程序开发的方法以及使用流程; 3.查询国内外NFC技术应用、HCE技术的研究现状; 4.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 第一章“绪论” |
2019年3月下旬 | 1.利用反编译工具从所获取的应用程序中得到JAVA代码,在AndroidStudio中对应用程序进行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分析; 2.学习AndroidStudio软件的程序开发方法,以及对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方法,建立初步app。 | 第二章“NFC门禁卡模拟系统架构设计及分析” |
2019年四月上旬 | 1.根据所建立的应用程序DEMO,在手机中中进行功能分析; 2.对所得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图像存储。 | 第三章“门禁卡模拟系统软硬件分析” |
2019年四月中旬 | 1.依据优化方法,在AndroidStudio的中对原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空间内的优化; 2.对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图像存储。 | 第四章“应用程序结构优化与设计” |
2019年4月下旬 至5月上旬 | 1.根据所得出的优化结果,分析应用程序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程序进行重建; 2.对重建后的DEMO进行功能分析后与原模型对比,对对比结果进行数据与图像存储。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经济性分析。 | 第五章“实验结果分析” |
2019年5月中旬 | 1.对论文整体格式排版,并进行论文查重; 2.核定参考文献等。 | 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
2019年6月 | 论文答辩 |
|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赵小娟,朱建明.nfc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创新应用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6):59-62.
[2]滕智飞,马金億,李双等.基于nfc的门禁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6,第6卷(6):25-27.
[3]余云峰,2019年nfc支付产业趋势分析[eb/ol]. http://www.mpaypass.com.cn/news/201901/22091652.html,2019-01-24/2019-03-07
最新文档
-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多年、少年近地层水汽场及风场分布特征开题报告
- 天山地区典型流域降雪分布研究文献综述
- 2016年台风狮子山路径突变原因的初步分析开题报告
- 北京和寿县地区边界层急流观测与模型的对比文献综述
- 具有双Kelvin波结构MJO活动的再分析开题报告
-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设计文献综述
- 1961-2015年江苏省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开题报告
- 智能搬运机器人文献综述
- 基于类型的电影推荐系统文献综述
- Bi6S2O15的合成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的研究开题报告
-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文献综述
- 小型双模SIW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开题报告
- 我国绿色出行政策执行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文献综述
- 试论李碧华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开题报告
- 基于FPGA的电子相册设计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