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 > 正文

另类格林童话人物图形设计与文化周边设计文献综述

 2020-08-04 21:33:48  

另类童话人物图形设计与文化周边设计
摘要
另类童话人物图形设计是在《格林童话》等经典故事人物与我们熟知的中国人物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另类童话人物图形设计即是将经典故事人物进行个性化设计并赋予有趣味的视觉感受。另类童话人物图形设计利用创新的视觉形式和手法创作文化周边产品,旨在更好的将另类人物形象、特点等信息传达给观众。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图形设计;童话;人物
前言
图形是无国界的,是世界都能通用的语言。现在世人所看到的关于童话人物大多都是具象的。虽然童话艺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饱经沧桑而魅力不减,但是目前格林童话人物依旧停滞在传统的基本造型上,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对于视觉上新颖的追求。本课题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将格林童话故事与中国人物融合,并结合现代艺术的简约化风格,使人物创意图形的构成形式独特新颖和更具现代感,给大家一种独特新颖的视觉感受。


一.选题相关概念与定义
另类童话人物图形与文化周边设计是一个以童话人物为载体的自拟设计课题。卡通角色的定义是并非基于真实角色为蓝本而创作,拟人化的,且具有较夸张,较强烈的讽刺性或隐喻性的人物、动物等形象。
卡通动画中角色的塑造原则,其内容与漫画十分相似。主要存在有两个原因,首先由于卡通动画是由许多张静态的漫画图像转化为连续动态的视觉影像;其次由于漫画作品的大量热销,现今的卡通动画产业将大量漫画作品改编为卡通动画,漫画成为卡通动画角色的主要来源。虽然卡通动画角色和漫画角色的设计原则相似,但在制作上是完全不同的,漫画作品大多以黑白线条稿呈现;卡通动画则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制作程序,为了制作时间还需要简化线条。总而言之,现在富有商业色彩的卡通动画的目的性,无非是希望能够传达整个故事的理念和优秀的戏剧效果,所以一个角色的造型设计遵守的设计原则往往会被条理化、程序化,不论是整个角色的转换,或是细节局部的表情的变动,都是有依据的。
随着”信息时代”和”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阅读的读物越多,对不同的童话人物都会有意识的归类,所以单纯的童话人物很难传达出全新的信息,此课题将挑选一系列大众所熟知的童话人物进行实验性设计,将格林童话等故事人物与中国人物进行更好的结合,形成系列化的图形设计作品。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把童话人物与中国人物的个性特征信息融合再设计的全新童话人物传达给观众。


二.选题历史发展状况和回顾
图形即因图而形成的,它是有别于文字的视觉形式。图形和文字同是人类传播信息的工具,然而图形比文字更容易准确地传达信息,它可以在没有国别、民族的限定情况下进行信息交流。现代意义上的图形泛指一种视觉形式,集文化、造型、信息乃至意识形式为一体,表达了现代的审美和生活。
众所周知,童话人物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产物。迪士尼动画在典型人物性格、中心主题、叙述模式等方面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改编,使经典童话故事在电影中获得新生。
迪士尼公司自1937年推出全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就深深地认识到电影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对于动画电影来说,从世界各地的传奇故事和经典文学中寻找素材,不仅能使影片广泛地吸引观众,而且还能使之更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小美人鱼》(图1)直接借用了《海的女儿》的主要人物形象并继承了部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并依照西方传统文学想象丰富了人鱼、国王与女巫这些角色,使之更饱满、更鲜活。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的特征鲜明,价值取向明显,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颂善良勇敢,讽刺虚伪愚塞,鞭挞贪婪自私,符合人类社会一致的道德价值观,这种善恶观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显现出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理解能力。《格林童话》寄托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潜藏的恶。有学者认为”在童话中,假、恶、丑虽然常常与其、善、美并存于世,并互相发生冲突,但最终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上世纪年代,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电影院开始放映迪士尼动画,直到年代央视引进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后,迪士尼动画才开始在中国产生广泛影响。米老鼠、白雪公主、狮子王等成为很多后的成长记忆,一直流行至今。对比中国动画,虽然曾经有过”中国学派”的辉煌时刻,也创造了孙悟空、葫芦娃、黑猫警长、阿凡提等受观众喜爱的卡通形象,但延续至今的影响力有限。现在的国产卡通人物也只限于在儿童中流行,没有做出规模,角色形象单薄、缺乏特色。
综上,许多童话形象的图形设计已趋于成熟。本课题以格林童话等相关角色与我们熟知的中国人物进行融合设计,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传递出一个崭新的简洁的视觉形象。


三.选题现状及展望
中国传统人物之造型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卡通形象设计以图形说明一切。对中国传统人物造型本身的深入研究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也是了解其对卡通形象设计影响的开始。
在调研期间,我发现趋于成熟的童话形象多见于国外许多影视作品,故此我想尝试一些改变,所以本课题为中国人物形象与童话形象的融合设计,形成了既有西方文化又有东方文化的设计。
本课题将中国人物形象根据童话的故事场景,进行再设计,演绎出不一样的故事。用童话的故事当基础,让我们的中国人物形象重新活跃起来。这说明另类童话人物图形设计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有趣味点的,将中西元素结合起来并抓到当中的趣味点,就可以设计出有意思的作品。(图2、图3、图4、图5)

四.总结
另类童话人物图形设计将挑选一系列大众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将《格林童话》等经典故事人物与我们熟知的中国人物进行图形化、趣味化的设计。设计将中西人物元素融合并赋予有趣味的效果,将其进行更好的结合,形成系列化的图形设计作品。
在设计中将会对图形基础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学习,提炼出有效的视觉元素,并从归纳出设计要素,并结合进行更深一步的试验性设计。

五.参考文献
[1]韩琳.卡通动画中的角色塑造与意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鲁晨.插入生活的画[D].西北大学,2010.
[3]王婷.中国传统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张晓舒.中西狼外婆(小红帽)童话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张敏.现代插画的时代语言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6]夏镜湖.平面构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林家阳.图形创意与联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日)木村博之.图解力[M].吴晓芬.顾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9]周志丹,李昌银.”小红帽”原型视角下的《等待野蛮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77-79.
[10]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童话与中国童话特点分析[J].艺术科学,2015,01:126
[11]张帆.”小红帽”的四张面孔[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2]陈辉.基础图案[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13]刘珈利.与《格林童话》不一样的原版民间童话[J].发现,2009,10.
[14]卢少夫.图形创意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15]杨潇.《海的女儿》:从童话到迪士尼动画[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6]刘慧慧.《聊斋志异#183;青蛙神》与《格林童话#183;青蛙王子》比较谈[J].蒲松龄研究,2011,04:82-89.
[17]周楚敏.迪士尼卡通人物形象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18]行佳丽.创意转呈[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9]任义.类型与叙事:格林童话改编真人电影研究#8212;#8212;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6.
[20]吴海立.插画艺术的综合分析[J].大舞台,2014,09:33-34.
[21]江萌.当代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游戏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2]Jack Zipes Zipes, Jack. 1937-Grimm legacies : the magic spell of the Grimms' folk and fairy tales[J].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23]Brittany Warman.”I Am the Wolf: Queering ”Little Red Riding Hood#8217; and ”Snow White and Rose Red#8217; in the Television Show Once Upon a Time”[J].Humanities,2016,5(2):41.
[24]Kenya Hara. Designing Design[M].Lars Muller Publishers.2007.
[25]Lou Andrea Savoir. Pattern Design[M].PAGE ONE.2007.
[26]Margriet Hoogvliet.How to Tell a Fairy Tale With Images: Narrative Theories and French Paintings from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How to Tell a Fairy Tale With Images: Narrative Theories and French Paintings from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J].Journal DOAJ.2010:1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