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普惠金融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0 23:49:37
(1)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普惠金融这一议题符合当前国际社会经济金融发展需求,这既包括G20国家也包括非G20国家,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本次峰会主题中的‘包容’很吻合。三个文件很有代表性,其中有不少内容是根据中国发展经验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很好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峰会主题中的‘创新’,这些文件通过后将能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国际社会发展普惠金融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根据世界银行估算,2014年仍有约20亿成年人无法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近年,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发展,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突破口。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在理念和基本运行特征上都存在很多共同点,也为两者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未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将逐步实现普惠化。
本文旨在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基础上,提出对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研究意义: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种种传统金融不具备的优势,对已经陷入瓶颈阶段的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提供了一种可行出路: 未来的普惠金融将通过互联网金融得到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Peaehery和Roe(2004)认为: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是每个人的权利,金融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普惠金融的理念正是让每个人都拥有金融服务的权利。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权利,才有机会分享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成果。互联网金融价值取向是提倡平等和共享的精神,有别于传统金融强调的等级制度,这正好和普惠金融的理念殊途同归。周小川(2013)认为,中国发展普惠金融将会首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金融的发展更好的惠及人群。谢平(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更民主化大众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提高金融“普惠性”。金中夏(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多地为“草根储蓄者”和“资金需求者”服务,体现了普惠金融的意义。李东荣(2014)认为,移动互联网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因此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在理念和运行特征上有许多共同点。{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1)研究基本内容
结合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叙述:
第一章绪论,包括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本文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