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监管文献综述

 2021-03-10 23:49:53  

1.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互联网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体筹资,是指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用一种“团购 预购”的形式向大众筹集项目资金的融资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融资模式,众筹依靠互联网融资平台,使得资本形成直接进入互联网时代,在线上实现了所有买家和卖家的直接对接,能够用较少的成本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不仅帮助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快速筹集资金或资源,还帮助企业检测新产品的市场反响度。互联网众筹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企业融资模式,营造了全民融资的城市氛围。然而由于我国的互联网众筹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严格的筛选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这就导致我国的众筹市场风险监管存在一定缺陷,最终项目众筹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互联网众筹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对于传统金融融资模式的优势,并从众筹融资流程的每一个步骤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措施,最后分析未来互联网众筹的风险监管趋势。

研究意义:#129;通过分析众筹融资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加强对投资者关于相关风险的教育,普及众筹融资的相关法律知识,最大限度地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30;制定适应我国众筹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融资流程中的项目风险审核规范,建立众筹的全球性监控机制等措施,有效地缓解这些风险。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众筹融资出现爆发式增长,学者们开始广泛关注众筹融资这一新兴的网络融资模式。以国外的SSAN数据库为例,2010年以来共收录287篇关于众筹的文章,国内的中国知网共收录870余篇众筹相关文章。但由于众筹融资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目前关于众筹融资的研究多为现象、案例和经验启示等方面,缺乏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分散,创造性的成果较少。

关于众筹融资的概念界定,Michael Sullivan(2006)、Schwienbacher(2010)、Belleflamme(2011)、Gordon(2012)、Julie(2012)等学者分别做出了相关界定。关于众筹融资的影响因素方面,Mollick(2013)基于Kickstarter网站的数据,通过成功融资的471个项目实证分析了项目质量对众筹融资成功的影响,其中项目融资额度、融资时间、项目发起人的社会资本、项目类型、项目回报对众筹融资的成功有显著影响。Elizabeth M.Gerber(2012)等对大众投资人的参与动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投资人参与动机包括获得经济回报、体验产品或服务以及获得心理满足等,该研究为构建大众投资人的激励模型奠定了基础。Wojciech(2013)通过模型分析,阐述了众筹融资能够有效地破解信息不对称,并提出了激励各方积极参与的方法。

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事物,其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面临诸多风险。Bradford(2014)分析了众筹面临的法律问题,并在美国JOBS法案的基础上对众筹融资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王阿娜(2014)指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众筹融资蕴藏着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并从政策层面、网络社区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防范措施。袁康(2013)、胡吉祥(2013)在分析众筹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监管经验,指出从明确监管主体、制定监管制度等方面引导众筹健康发展。陈秀梅、程晗(2014)对众筹融资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平台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唐正伟(2014)指出众筹融资存在法律风险、投资风险和项目设计侵权风险,并提出要加强众筹融资的风险监控,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引导众筹融资向合法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1)研究基本内容

结合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叙述:

第一章绪论,包括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本文研究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