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土木建筑类 > 土木工程 > 正文

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总输入能量分析开题报告

 2021-03-11 00:21: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地震是指地壳破裂,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造成振动的过程。地震最大的特点是其破坏性大,不可预测以及突发性。此外,由于地震产生的次生灾害对于人们的影响远比地震本身更为严重。在地里位置上,我国位于欧亚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常年受地震的侵扰。仅建国以来,我国就出现了8次罕遇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此次震灾直接导致24余万人死亡;而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大地震震级为8.0级,此次震灾导致8万余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8千多亿元人民币。由此可知,地震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带来的灾害主要包括由于地震产生的地表破坏、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以及次生灾害。其中,地震时各类建筑物的破坏是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抗震工作的主要对象。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主要由于承载力不高或位移过大导致;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导致。因此,为了减小地震造成的损失与伤亡,应对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完善,提高建筑物质量。

我国现行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三级设计理念,即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主要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实现,其以承载力或延性作为设计标准,具体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以惯性力作为研究目标,考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情况。然而通过大量地震灾害调查研究,在结构抗震设计中仅把承载力或位移延性作为唯一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设计方法不能完全确定地震动特性对结构损伤产生的影响和强震作用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动力响应。因此,许多学者提出和发展了基于能量的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法,简称“能量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在频域方面分别从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对框架结构的地震总输入能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为:

1.通过kanai-tajimi 模型求出地表加速度的平稳功率谱密度函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3周,查阅相关资料,明确研究内容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4-5周,准备提纲及绪论部分。

6-7周,时程分析法求解地震反应建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郭继武.建筑抗震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011-2010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周云,周福霖.耗能减震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1997,13(4):7-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