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土木建筑类 > 工程管理 > 正文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效益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1 00:30: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现状分析

在全球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粗放型的高碳型产业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但长期看来,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自然资源短缺,生存环境破坏,极端性气候频发,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而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温室效应更是重中之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2.1 基本内容

1)明确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概念,从施工技术角度了解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工艺流程,及它与传统住房建筑的区别。

2)结合预制装配式建造模式的规律和特点,从其预制构件生产、建造阶段、使用阶段、拆除回收阶段四个主要阶段进行数据分析

3)对比分析预制装配式结构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形式下的碳排放情况,量化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低碳性能,分析影响预制装配式住宅低碳效益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2.2 技术方案

1)基本方法

分析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住宅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比较。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二者的差别,并分析出影响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碳排放量的因素,找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2)技术路线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序号

内容

时间安排

1

毕业实习,参观、调研和参与生产,完成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意见反馈表。

第1-3周

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完成的毕业论文具体内容及所需资

。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后交指导教师审阅检查。

第4-5周

3

完成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相关概念研究。

第6-7周

4

前期成果中期教师检查。

第8周

5

完成预制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生产、建造阶段、使用阶段、拆除回收阶段低碳效益分析。

第9-12周

6

完成预制装配式住宅与传统结构体系住宅低碳效益对比分析,预制装配式低碳效益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第13-14周

7

完成初稿教师检查。

第15周

8

完成电子版毕业论文全文。修改毕业论文。完成目录,摘要等各种格式,形成终稿。

第16

9

英文文献翻译,老师检查。

第17周

10

毕业论文成果排版、打印、装订并准备答辩,论文格式审查,修改,成果交叉评阅。

第18周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参考文献

[1]吴水根,谢银.浅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物化阶段的碳排放计算[J].建筑施工,2013,01:85-88.

[2]黄一如,张磊. 产业化住宅物化阶段碳排放研究[J]. 建筑学报,2012,08:100-103.

[3]沈孝庭,朱家平. 产业化住宅绿色施工节能降耗减排分析与测算[J]. 建筑施工,2007,12:983-985.

[4]邵进. 住宅产业化视角下的建筑业节能目标分解与实现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

[5]齐宝库,朱娅,马博,刘帅. 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 施工技术,2016,04:39-43.

[6]张时聪,徐伟,孙德宇. 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确定与应用范围的研究[J]. 建筑科学,2013,02:35-41.

[7]李兵. 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8]鞠颖,陈易. 全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基于1997~2013年间CNKI的国内文献统计分析[J]. 住宅科技,2014,05:32-37.

[9]尚春静,张智慧.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J]. 工程管理学报,2010,01:7-12.

[10]董蕾. 集成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及CO2排放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1]张婷. 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低碳住宅评价体系[D].安徽工业大学,2013.

[12]刘娜.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与减排策略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13]张孝存. 绿色建筑结构体系碳排放计量方法与对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14]俞海勇,王琼,张贺,於林锋.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预拌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J]. 粉煤灰,2011,06:42-46.

[15]尚春静,储成龙,张智慧. 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较[J]. 建筑科学,2011,12:66-70 95.

[16]陈乔.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

[17]王建军,赵伟,王世亮. 建筑物建造过程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J]. 建筑学,2014,02:8-12.

[18]陈康海.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碳排放核算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19]高源雪. 建筑产品物化阶段碳足迹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2.

[20]Yepes V, Martí J V, García-Segura T. Cost and CO2 emission optimization of precast–prestressed concrete U-beam road bridges by a hybrid glowworm swarm algorithm[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5, 49:123-134.

[21]Park H S, Kwon B, Shin Y, et al. Cost and CO2 Emission Optimization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in High-Rise Buildings[J]. Energies, 2013, 6(11):5609-5624.

[22]Stephan A, Stephan L. Life cycle energy and cost analysis of embodied, operational and user-transport energy reduction measure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J]. Applied Energy, 2016, 161:445-464.

[23]Mao C, Shen Q, Shen L,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etween off-site prefabrication and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Two case studies of residential projects[J]. Energy amp; Buildings, 2013, 66(5):165-176.

[24]Hong J, Shen G Q, Mao C, et al. Life-cycle energy analysi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mponents: an input–output-based hybrid model[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 112:2198-2207.

[25]Wu P.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precast concrete production through the lean production philosophy[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ponsive Manufacturing - Green Manufacturing. 2010:294 - 299.

[26]Lu A, Ngo T, Crawford R H, et al.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energy analysis of prefabricated reusable building modules[J]. Energy amp; Buildings, 2012, 47(47):159-1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