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儿童文学中成人形象的颠覆和重塑——以罗尔德达尔的作品为例开题报告
2021-12-13 20:52: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幻想儿童文学最早产生于十八世纪末期的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幻想儿童文学不仅受到儿童青少年的喜爱,而且吸引了大量的成人读者。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幻想儿童文学中儿童形象与成人形象的对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后蕴藏的儿童观的演变值得深思。本文旨在研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作品中两种对立的成人形象,探究成人形象颠覆与重塑背后的作者意图以及产生的艺术效果和争议。
当代中国缺少优秀,脍炙人口的幻想儿童文学作品,正是因为没有深入儿童内心世界,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对成人形象的塑造不够重视。作品本身虽通俗易懂,却缺乏引人入胜的魅力。通过研究国外优秀儿童作家塑造人物的方式,体会成人角色在幻想儿童文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两种截然相反的成人形象也是当代儿童观的反映,希望能够启发成人读者改进教育儿童的方式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幻想儿童文学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幻想文学理论的宏观研究,如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幻想”的内涵且与其他文学形式区分开来,或是关于某一时期幻想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如斯蒂芬在《维多利亚时期幻想文学》(1979)中指出幻想文学提供了描述复杂非理性世界的话语,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人创造神秘世界的心理需求;二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从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总的来说,幻想儿童文学的范畴研究日趋复杂深化,更多的研究集中于探讨该体裁具体主题,内在结构等。
国内于上世纪90年代才引进“幻想小说”的概念,彭懿是将幻想文学看作是独立体裁且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在对人物形象的研究中,宏观上有儿童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分类,如孙静在《中西儿童小说人物形象的平行研究》(2013)中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儿童形象塑造的影响;微观上探究某些经典人物的塑造及时代意义,如韩清华在《儿童的画像》中通过对具体儿童形象的研究,考察其对儿童面目几个不同层次和面向的展现。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幻想儿童文学中成人形象的颠覆和重塑,探讨成人形象颠覆的原因以及重塑的必然性。
首先,对幻想儿童文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虽然幻想文学构建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但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世界,且处处体现着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写照。同时要将幻想儿童文学与童话,民间传说,科幻小说等区分开。
其次,分析幻想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成人形象及塑造方法,选取罗尔德达尔经典的幻想儿童文学作品,以其中两类截然相反的成人形象为例,研究善恶对立之下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本课题需要参阅大量关于幻想文学的研究,成人形象在幻想儿童文学中的塑造方法和重要性,同时阅读罗尔德达尔的重要代表作品,包括《女巫》《玛蒂尔达》《好心眼儿巨人》《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探究其成人权威形象的颠覆和重塑,思考作者观点和文学价值。
进度:
4. 参考文献
[1]david gooderham. children’s fantasy literature: toward an anatomy[j].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1995,26(3):171-183.
[2]缪建芳.论罗尔德达尔的幻想文学创作[d].上海师范大学, 2005:10-20.
[3]王芳.罗尔德达尔的短篇小说和童话人物类型及其塑造方法分析[j].语言教育, 2014(1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