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环境设计 > 正文

长葛市育才小学景观设计文献综述

 2021-12-14 22:28:38  

摘要: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备受重视。那么学校作为提供教育的一个场所,在安全性,教育性的原则前提下,应尽量避免千校一面,体现更多的人本化思想。本次设计探索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学校的的心理诉求,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满足课外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校园;景观设计;儿童心理;色彩影响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必要性

一 、校园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状况

1.1理论研究发展状况(理论方面要例举代表性研究人物、书籍、文章等的主要观点)1.1.1欧关相关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北美中小学建筑》一书中,美国的迈克尔.J.克罗斯比就向人们解读了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校园规划与设计方式。之后,欧美小学校园规划与设计又经历了很多关键性的发展,经过专业人士不断深入研究,开放式的学校的理念逐渐被大众逐渐接受,人们开始关注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如美国的R.ThomasHILLE在《现代学校设计:百年教育建筑设计大观》一书中利用大量实际案例提出了建筑设计理论方法结合教育发展的新兴理论。同时,2002年美国建筑学家罗伯特.鲍威尔在《学校建筑一一新一代校园中》中选取了数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新型小学,解释了在当今教育改革全球化的背景下,校园空间的建设如何从整体规划,局部布局上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校园内学生行为模式发展的研究方面,1960年A.S.尼尔在《夏山学校》中阐述了关于小学生不同类型交往模式的研究。70年代初,在《学校学习环境中的感知因素》一书中,G.F.麦威克阐述了校园空间研究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开始关注校园空间与教育结合发展的可能性。在1979年,乔纳森和罗伯特的《物理环境学与学习过程一一目前研究现状概览》一书中,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现状的好坏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影响的观点被提出。布拉福德.珀金斯在《中小学建筑》中也指出美国应当大规模地实施教育体制改革,更多的校园室外公共空间可以提供的舒适的活动空间,给予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得人们的沟通环境更加的舒适。2005年英国建筑学家埃莉诺·柯蒂斯在《学校建筑》中指出学校可以加大室外公共空间领域的建设,并且开放性的教育客厅将学校和学生的距离拉近,同时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1.1.2、日本的研究

长泽悟和中村勉选用了日本近几十年内的校园建筑的实例,共同编著了《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0:教育设施》,在这本书中,他们两人利用大量实际案例向人们展示了日本学校校园中交互空间的设计方法。同时,由于日本处于四面环海的环境中而人口密度正处在一个高的水平线上,这导致整个国家的用地紧张,因此,中小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通常需要结合场地现状来展开。正如株式会社建筑画报社(2005)在《日本绿色校园建筑》中提出的,日本小学的校园充分利用校园地形,使校园空间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同时,在《学校建筑之变革》一书中,常仓康彦列出了多种适应日本国情的校园空间设计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发展方面。在学生行为和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结合的研究方面,日本ME工 SEI 出版公司编著的《现代建筑集成一一教育建筑》中的多篇文章分别从多个对校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反思,这些方面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交往活动、室外锻炼的运动量等。而同时,青木正夫编著的《建筑计划学八:学校I》不仅是向人们展示了学校校园中交互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还在书中解读了日本多个具有创作性的基于学生行为的学校室外公共空间的运行管理方式。同时,日本建筑学会在《新版简明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一书中提出日本中小学很重视校园空间的利用,关注学生行为活动特征的研究。

1.1.3、国内的研究

在建国初期,由于经济水平不高,我国对于学校的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直到1986年,随着《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的发布,小学建筑设计领域才逐步发展起了自己的实施标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新型教育事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更多的建筑师与学者投入到了小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的大军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关于小学校园设计的研究方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张宗尧、李志民等教授编写的《中小学建筑设计》全面说明了小学建筑的发展历程。同时,为了进一步解读素质教育下的校园建筑与规划建设方式方法,李志民教授又先后发表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形态探讨(上)——中小学校建筑的发展及其动向》和《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中小学建筑形态探讨(下)——新型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特征》两篇文章。

同时,一些论文文献对中小学校园设计也有着指导性的作用。1998年,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周玄星的《“素质教育”与现代中小学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对中小学校校园进行了初步探寻;2002年,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孙友波的《教育模式下的中国中小学建筑设计研究》探讨了新型校园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200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婧在《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学空间及校园环境模式》中分析了校园空间环境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我国对于教育类建筑的室外公共空间研究多关注高等学校的室外公共空间,如合肥工业大学毛丹的硕士论文《基于空间类型学的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刘立强的硕士论文《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等等,但是针对我国城市小学校室外公共空间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系统性的理论和专著。

1.2实践( 江苏无锡太湖新城小学)

学校坐落在太湖新城核心区的东侧位置,曾经的老校区是位于无锡城市中心学前街的无锡师附小,是无锡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学,学校以“诚勇”和“乐学”为校训。

在无锡太湖新城小学的创作过程中,建筑师希望在既有的教育模式下,探索和呈现更多空间的力量和意义,在建筑中代入更加诗意化的语言,使建筑成为诱发新思维、体味空间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场所。孩子成长中的每天都在快速的主动和被动学习中度过,我们相信,课堂的教授与自我的体验将是构成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层面。我们在建筑中的所思所想,关于建筑、自然与生命的思考,特别是对于外部环境诗意的抽象和表达,会构成建筑师,抑或一个成年人对儿童的最真切和直接的传授,而通过预设建筑的内容,也会在孩子懵懂的感悟间,促成他们对于自然与世界最初步、直接的体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