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期限对农地非粮化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12-21 22:23:40
全文总字数:4492字
文献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事实上,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无不强调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尽管 2003 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但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隐患依然存在。其中,随着农村要素市场的开放, 由农地流转引发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一直受到热议。部分文献基于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由于粮食生产的投入高、收益低,农地转入户种植结构普遍出现了“非粮化”。
随着近些年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以及完善,关于土地流转是否能够改变农户种植结构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讨论十分热烈。一些学者认为农地流转有利于实现我国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利于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我国的粮食生产。他们发现农地流转与粮食生产效率呈倒U型分布,一定规模的农地流转能提高耕地的使用效率,形成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格局,有助于我国的农业规模经营。例如一些研究认为基于劳动力和土地的效率差异,大规模流转户将通过机械化倾向于粮食种植。邹伟和张晓媛认为大规模的土地经营面积将会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降低水稻种植成本。刘同山从反面证实了如果农户的流转行为没有达到农户的理想面积,则农地耕种效率将会下降,从而影响粮食产量。
对于土地流转是否影响非粮化已经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对于流转期限对非粮化的影响尽管也有学者进行研究,但仍有可研究的空间。
1.关于农业非粮化的研究
从局部看,耕地非粮化经营的确带来了一些好处: 企业获得了利润,农民增加了收入,地方财政得到了充实。但对局部好的东西,对全局不一定好。当 “非粮化”成为全国性的趋势时,将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我国粮食增产不外两条路: 一是扩大播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2]。而粮食单产的提高是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必然会引起我国粮食产量剧烈波动,引致经济社会的矛盾。至 2008 年年底,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为 726. 7 万 hm2,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8. 9%[3]; 而到 2009 年 9 月下旬,这一比例已达到 11%[4]。据此推算,2009 年前三季度全国大约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171. 3 万 hm2,按其中 70% 原为粮田,流转后 “非粮化”率为 70%估计,则 2009 年前三季度我国由种粮转为非粮的耕地面积约有 84 万 hm2,2009 年全年将有约 112 万 hm2 的耕地在流转过程中被 “非粮化”。如果加上非农建设占地、生态退耕 ( 包括绿化占地) 、灾损耕地等,每年的非粮化耕地面积更大。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无疑将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2.关于农地流转期限的研究
李博伟利用安徽省414户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DEA-SBM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契约稳定性对转入土地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分别有显著负向和显著正向的影响。(2)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环境效率分别为0.54、0.58、0.59,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效率损失;土地租期、土地租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的环境效率分别有显著正向和显著负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提高土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转入土地农户的施肥强度,进而提高农地规模经营的环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