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中农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州盐源县彝族村落为例文献综述
2021-12-21 22:26:30
全文总字数:5333字
附页:
文献综述
- 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本研究的主题是“教育扶贫中农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州盐源县彝族村落为例”,以笔者个人的理解,研究背景为“多教育扶贫”,研究对象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目标为“双语教育”。因此,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应围绕以上三个关键词及其产生的关联词而展开。
为此,笔者分别以“教育扶贫”、“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双语教育扶贫”、“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行检索,先后通过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系统和超星学术发现系统对国内 1991年至 2021 年期间共 30 年的研究文献运用高级检索功能进行检索和对比分析,并确定用超星学术发现系统所获得的研究文献数量基本信息数据作为本综述的分析依据。
由表-1 和表-2 可以看出,国内近 30 年关于本研究的主题“教育扶贫中农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州盐源县彝族村落为例”的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表-1 “超星学术发现系统”文献检索基本信息汇总表(文献载体分布)
少数民族教育 |
教育扶贫 |
双语教育 |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少数民族教育扶贫 |
双语教育扶贫 |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扶贫 |
|
图书(部) |
2725 |
1060 |
3260 |
173 |
24 |
3 |
2 |
期刊论文(篇) |
50625 |
26191 |
36912 |
3754 |
856 |
51 |
17 |
学位论文(篇) |
7872 |
2396 |
2363 |
758 |
241 |
3 |
3 |
会议论文(篇) |
2123 |
358 |
1739 |
204 |
8 |
2 |
0 |
新闻报道(篇) |
1757 |
22021 |
3079 |
161 |
14 |
6 |
0 |
合计(项) |
65102 |
52026 |
47353 |
5050 |
1143 |
65 |
22 |
就总体数量而言,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教育扶贫”、“双语教育”三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较为丰富的,总数分别为65102项、52026项和47353项;有关“少数民族教育扶贫”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成果也较为可观,总数分别为5050项和1143项;相比较之下“双语教育扶贫”的文献数量就显得很“窘迫”了,30年间相关研究的文献总数仅为65项;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扶贫”,仅仅出现在一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的期刊当中,即《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扶贫的法律保障研究——以凉山乡村小学彝汉双语教育为例》(刊于2019年第1期P32-34)。为慎重起见,笔者将检索式分别调整为“教育扶贫(与)少数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 最终只检索到一篇民族教育研究的期刊,即《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研究: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刊于2011年第二期P98-101),这样的结果或许在一定意义上凸显了本研究的价值。
在研究文献的时间趋势分布方面,为方便研究比较,笔者确定每 5 年为一个统计时间段,这样 1991 年至 2021 年合计正好 6 个时间段。从总体情况看,相关问题的研究均呈现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而成果逐渐丰富之趋势,其中关于“教育扶贫”问题的研究文献增长势头最为迅猛,而关于“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研究前期基础最好,增长趋势相对和缓。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双语教育扶贫”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扶贫”问题的研究文献出现的最早时间分别为 2000 年和 2006 年,显示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均较晚,自然文献的总体数量也就差强人意了。
表-2 “超星学术发现系统”文献检索基本信息汇总表(时间维度分布)
教育扶贫 |
少数民族教育 |
双语教育 |
少数民族教育扶贫 |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双语教育扶贫 |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扶贫 |
||
时间分布 |
1991-1995 |
229 |
1806 |
265 |
28 |
52 |
0 |
0 |
1996-2000 |
904 |
2405 |
582 |
41 |
80 |
1 |
0 |
|
2001-2005 |
1912 |
4164 |
3323 |
63 |
185 |
2 |
0 |
|
2006-2010 |
3535 |
11486 |
10967 |
147 |
855 |
4 |
2 |
|
2011-2015 |
7033 |
22566 |
16740 |
213 |
2142 |
9 |
6 |
|
2016-2021 |
38413 |
22675 |
15476 |
651 |
1736 |
49 |
14 |
|
合计(项) |
52026 |
65102 |
47353 |
1143 |
5050 |
65 |
22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大凉山失依儿童的受教育权贫困极其严重,具体包括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个人与家庭利益捆绑和自愿辍学就业等(李小军等,2018),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言传”多于“身教”的情况(张吉才,2016),造成大凉山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此同时,在四川的广元也存在非常成功的乡村小学案例(张平原,2019),我们在其中依稀能看见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希望曙光。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问题的解决虽道阻且长,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比如教师道德水平高、公益组织大力支持(张平原,2016;朱竞翔等,2010)等。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其本身的意义重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府一直强调少数民族的关系和谐与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密不可分。国家通用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通用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是各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交际语言,二者互补共荣,缺一不可,同系中华民族的瑰宝,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繁荣昌盛服务。(苏德等,2019)当下的摩梭人、彝族人和藏族人仍能熟练地运用本族语言进行交流,同时兼容汉语(乔翔等,2010)。大凉山地区的语言传承仍然十分顽强,但道德观价值观等人生观念却面临有严重困境。彝族原有非常健全的、以毕摩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和“万物有灵”、“祖先崇拜”等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张永华等,2017)。双语教育的实施开展是符合我国国情下的伟大科学举措,是我国发展前进的必然途径。实施双语教育是我国培养“民汉兼通”型双语人才的重大举措,社会效益广泛而深远(孙杰远.后慧宏,2020)针对民族教育及文化传承对策方面,校本教材开发将更符合当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这种方法也必然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大保障(博雅杰,2017)。发生在2017年的格斗孤儿事件,则充分说明了大凉山无法依靠自身完成脱贫,必须要有外部力量正当合理的介入才有机会帮大凉山贫困带的儿童摆脱旧有困境的束缚。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分离,忽视了日常生活,脱离实际环境。地方传统文化教材的开发不足,学生得不到系统深入的学习;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不匹配,教师缺乏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和传承意识(梅庭仙、2018;杨志琴 2015)。因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无疑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刘奇,2017)。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于多元一体化(滕星,1997),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关联的,相互制约,互相促进(曹能秀 2009)。加强文化宣传, 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文东妮, 2018)。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不仅要注重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王凌,2006)。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语言面临着巨大挑战。警如城镇化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转变,传统的语言生活发生改变。语言资源出现流失;民族文字授课的学生就业晋升遇到困难,一些语言濒临消亡hellip;hellip;在这种形势面前,加速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步伐,有效通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流失,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挥其传承和发扬民族灿烂文化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戴庆厦,2017)。危机与机遇并存,新时代中,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成为各个领域必须紧密跟进的风向标,这其中,我国政府不仅从《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双语教育的基本政策,而且在各类专门法中也相应地规定了双语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双语教育有法可依(王鉴,2019),也给双语教育带来无限的机遇。另一方面应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出发,加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工作,并特别强调跨境民族语言文字在边境贸易、防毒缉毒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王远新,2008.李红兵,2010)。详细论述了语言文字与国家安全的复杂交叉关系,认为应从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统一战略等方面认识语言的重要价值(刘跃进,2011)。
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对我们提供经验借鉴。有研究提出,在别国文化的不断渗透教育下,本国的传统价值观将逐渐消失,最终失去许多真正的传统信仰(Dong-Keon Kim ,2013)。而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与误解也会对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影响(Emily Schoerning,2018)。这些已有研究为本项目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总体上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够,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反思与完善缺乏较为深度的研究。詹姆斯·克拉夫德批判美国限制少数民族语言权利的使用,并提倡实行双语教育,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权利和语言人权(CrawfordJames,1995)。
3.参考文献
[1] 贺新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 苏德.张良.江涛, 新时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机遇·挑战·策略[J]. 民族教育研究,2019(4)
[3]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lessons from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4] 李芳兰.徐福.海路,国家安全视域下的民汉双语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2020(05):41
[5] 苏德,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 2015—2018) ·现实与前瞻: 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
[6] 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45
[7] Crawford, J. (1 999) . Bilingual education: History,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4thed.) . Los Angeles:Bilingual Education Services.
[8] 吴剑丽.袁锐锷,从教育政策学看美国加州新双语教育政策( 227 提案)[J]. 比较教育研究,2004( 6)
[9]孙杰远.韩小凡, 70年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J].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6):5-14
[10]王鉴,坚持依法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和模式[J]. 民族教育研究,2019(01):5-11
[11]石玉昌,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70年:经验总结与路径新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9(04):131-138
[12]李刚.邓峰,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历史演变及规律探索[J]. 民族教育研究,2017(02):118-124
[13]何倩.刘宝存,美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及其特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14(09):4-11
[14]宋玉兰.李敬,西部地区精准扶贫下的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代际传递--评 《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代际传递及阻断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9):136
[15]陈全功,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代际传递及阻断对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6)
[16]刘军豪.许锋华,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02):44-53
[17]丁君瑜,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凉山彝族地区彝汉双语教育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18]孙立坤. 张红,多元文化视角下彝语数学教师专业知能发展的调查与实践研究--凉山州“一类模式”民族高中数学教师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0(4):91-95
[19]马锦卫.秦晓莉.柳雨霖,四川省凉山州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7(01):82-88
[20]杨慧.厉丽.黄若彤,民族地区困境青少年隐性“辍学”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云南省N乡的调研[J].民族教育研究,2019(6):41-50
[21]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文件要求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 确保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4
[22]苏德.刘玉杰,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问题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148-155
[23]康翠萍.余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6):52-56
资料编号:[268067]
全文总字数:5333字
附页:
文献综述
- 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本研究的主题是“教育扶贫中农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州盐源县彝族村落为例”,以笔者个人的理解,研究背景为“多教育扶贫”,研究对象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目标为“双语教育”。因此,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应围绕以上三个关键词及其产生的关联词而展开。
为此,笔者分别以“教育扶贫”、“少数民族教育”、“双语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双语教育扶贫”、“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行检索,先后通过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索系统和超星学术发现系统对国内 1991年至 2021 年期间共 30 年的研究文献运用高级检索功能进行检索和对比分析,并确定用超星学术发现系统所获得的研究文献数量基本信息数据作为本综述的分析依据。
由表-1 和表-2 可以看出,国内近 30 年关于本研究的主题“教育扶贫中农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凉山州盐源县彝族村落为例”的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表-1 “超星学术发现系统”文献检索基本信息汇总表(文献载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