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对雾霾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26 16:27:56  

全文总字数:335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中国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空气污染已由传统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SO2污染转向以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污染气体(VOCs、O3、NO x)等组成的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其中以PM2.5污染问题最为突出。2011年末以来,多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全国各地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给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雾霾天气的形成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结果。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失衡,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经济原因。因此如何解决雾霾问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命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做了相应的研究:

Roda等基于西班牙六种空气污染指标进行研巧,发现只有二氧化硫符合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其他五种空气污染物指标并没有随着收入的提髙而改善。此后,一些学者用工业化发展水平代替环境库兹曲线中的收入,来研究工业化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符合EKC曲线的特征;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化对环境质量的恶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髙,环境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自我调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在研巧工业化进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国外学者Stephen Ryan是基于环境管制的角度,研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此过程中不同部口对环境污染的影响。Rhys Jenkins则从贸易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入的研巧分析了环境污染密度与工业增长之间的关系。Grosssman和DavidOcono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对东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将东亚国家的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程度的演变进行划分:"第一阶段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轻工业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轻工业发展为主,产业污染强度较低;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制造业、石油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等重化工业快速发展,这些产业的污染密集度相当高,大气污染成为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环境问题:第三阶段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电子工业阶段,主导产业以电子、电子机械等产业为主,这一阶段环境污染程度有所降低"。刘荣茂、张莉侠、孟令杰(2006)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巧,认为"环境库兹涅兹假说在我国是存在的,工业发展对污染物的排放较大,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2001)选取北京市1985-1999年的环境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北京自1985年以来环境恶化程度逐渐庭于缓和,有效的环境政策、巨大的环境治理投入、科技的后发优势,使得北京提前实现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巧点,进入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后期阶段"。在结构角度的研究上:于法稳、刘永涛(1998)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重庆市工业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要改变环境的质量,就必须逐步调整工业结构,从环境保护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工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方向"。林翰章(1986)探讨了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而特定区域的环境状况好坏,对工业布局影响很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将拟六个章节分析城市化对雾霾的影响,其中: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献综述以及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进行阐述。

第二章主要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人均第二产业产值、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第一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gdp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2016年12月20日到2017年2月10日:前期准备

2016.12.20-12.28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自身情况和老师建议确定论文题目

2016.12.28-2017.1.4,撰写并提交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孙林,康晓梅.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冲突、协调与融合[j]. 生态经济. 2014(10)

[2] 刘鹏,孟凡生.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影响因素及实现策略[j]. 现代经济探讨. 2014(06)

[3] 王喆.推进京津冀跨区域大气治理[j]. 宏观经济管理. 2014(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