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近百年来林黛玉形象研究综述开题报告

 2021-12-28 21:04:29  

全文总字数:571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特别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她虽不像王熙凤一样是一个正反两面的复合体,也不具备善恶、美丑等两个极端的品质,但她有敏感、尖刻和脆弱的一面,也有宽厚、谦和及坚强的另一面。她是芙蓉的化身又是悲苦的代名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她是没落贾府疼爱的外孙女,也是孤苦无依的浮萍。她较为复杂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使之自她出现之日起就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者。两个多世纪以来,起自脂砚斋作为代表的旧红学到新红学及当代红学,关于林黛玉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以后,思想的大解放及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开展和扩大,学术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也趋之多样化,现当代研究者分别从语言学、美学、文化学、哲学和心理学等角度阐释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文化更加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者对林黛玉形象的阐释又呈现出新的理念和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

索隐派几乎是与《红楼梦》相伴而生的,脂砚斋对《红楼梦》的一些评语,诸如“真有是语”及“真有是事”等在一定程度上为索隐派的成长和发展起了导引之功。索隐派学者以力图超出文本的字面意思而索解出文本背后的“事”和“义”作为研究方法。早期索隐派对林黛玉的索隐集中在影身及原型等问题上,多属猜测而缺乏实际的论证,后期的索隐派对其的索隐与之前的索隐大同小异,只是在穿凿附会时迎合了时代的需要,有些索隐者在考证派的打击下,吸收部分考证派的优点,把本事考证建立在曹家丰富的文献资料索隐之上,而使得索隐更合理和丰富。

纵览索隐派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从小说本身出发,而是把一些貌似更小说文本有关的东西与小说里面的人物事情甚至情节相比附和印证,依此出发去认识和评论《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其本质是穿凿

附会、异想天开地求索《红楼梦》所影射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们几乎纯粹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受到了历代研究者的批评。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多视角价值阐释。这段时间是新红学由建立到成熟的时期,1902年侠人发表专论,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伦理小说、社会小说、道德小说、哲理小说。他的这个论断显示了他一定的理论色彩及其视角的多元化,带有明显的红学由旧评点派走向新理论派中过渡时期的特点。不同的研究者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林黛玉作价值阐释。王国维是二十世纪初期从理论角度研究《红楼梦》的代表,他的《红楼梦评论》是红学史上第一篇用西方文学批评观点研究中国文学的滥觞之作,他用哲学家叔本华的悲剧观来阐释《红楼梦》中的人物,第一次将人物置身于道德的天平外进行评论,在红学史上具有开山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其所具有的不朽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自《红楼梦》诞生之日起,就有学人对其研究。本文尝试通过爬梳一百年来对林黛玉形象的所有研究,从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便清晰明了的展现不同阶段不同研究者对林黛玉形象的认识及见解,且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文将20世纪的林黛玉形象研究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前半期;第二阶段:建国后至改革开放;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将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展述不同学人在一定的背景下有关林黛玉的观点,及产生此种观点的原因,或仅仅提炼出不同学人的观点,而不作分析探究,只展现他们的研究视角。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

本文主要通过梳理20世纪以来各家对林黛玉形象的评论,以时间顺序顺序分阶段,总结出各个阶段不同学者的观点,从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观点。研究途径主要是搜索和查看20世纪评论林黛玉的各种各样的参考文献,以便清晰明了地展现不同阶段不同研究者对林黛玉的认识及见解,且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王人恩. 评王梦阮、沈瓶庵的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说[j]. 红楼梦学刊,2004,(1):391.

[2] 曹雪芹. 红楼梦[m]. 2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8.

[3] 曹雪芹. 红楼梦[m]. 2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