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地理科学类 > 应用气象学 > 正文

亚洲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1-12-29 21:24:15  

全文总字数:220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探寻亚洲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特征,揭示影响亚洲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环境因子 ,本文利用涡动相关技术观测的CO2通量数据,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亚洲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进行了计算,并对亚洲不同地区、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森林生产量进行了对比。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是国际生物学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森林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表现。定量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生产力是研究森林物质循环与能量转移的基础,有助于阐明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物质与能量积累、分配和运转的特点,对于探索不断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对于开展全林利用和全株利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以国际生物学计划(IBP)作为分界线。

IBP计划之前,只有欧洲少数的科学家对森林生产力进行了有限研究,1882年最早对森林干物质生产力测定的是德国林学家Ebermayer。在IBP期间(1964-1974),全面开展了全球森林生产力的研究工作,很多专著都详细的探讨了森林生物生产量的研究方法,具体从传统收获法,发展到气体交换法和空气动力方法等,其中《生物圈的第一性生产力》汇编了这十年计划中的研究成果。

IBP计划之后,国内逐渐对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开始了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下,MBA(人与生物圈计划)和IGBP(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推动下,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冯宗炜(1999)开始建立生态站连续研究森林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70年代初,李文华(1978)提出了运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全国森林生物产量分布图和模拟生产潜力的设想。80年代到90年代,马钦彦(1989)和刘世荣(1993)利用收集的实测资料分别比较分析了我国油松林的生物量和NPP(净初级生产力)和全国森林现实生产力地理分布格局。方精云(1996)等建立了森林储蓄量与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转换方法,估算了我国植被生物生产力。在90年代,逐渐出现了大量利用气候相关模型估算我国植被生产力的研究(陈国南,1987;候光良和游松才,1990)。其中朱志辉(1993)根据我国各类植被和气候资料建立了北京模型;张新时和周广胜(1995,1996)探讨了中国自然植被生产力模型的应用及估算;赵士洞和罗天祥(1997,1998)分析了我国杉木林NPP空间格局和水热相关规律。21世纪初,孙睿(1999)、朴世龙(2001)、陈利军(2002)、陶波(2003)、陈斌(2007)等先后利用遥感技术模拟了中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点定位观测和建立模型模拟两方面,检测方法由定点到全球定位联网监测,空间总体是由点数据变化到区域甚至是全球尺度上,时间也向连续性转变。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创新,研究资料也从早期简单实测数据变化到利用3S技术获得的多源数据,极大丰富了森林生产力的研究和数据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1.熟练掌握通过涡动相关技术观测co2通量,分析亚洲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特征。

2.分析亚洲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多时间尺度(日、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3.基于亚洲多处森林生态系统的观测数据,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空间变化特征。

4.通过比较森林生态系统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月份的生产力情况,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间变化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利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分析数据,建立相关模型,总结归纳出相关特征规律,进而得出结论。

进度:已掌握涡动相关观测系统的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⒈ 焦翠翠;于贵瑞;展小云;朱先进;陈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特征.第四纪研究,2014.7.31

⒉ 王绍刚;刘志文.基于spa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科技导报,2013.1.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