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间灰数序列的时滞多变量GM(1,N)模型开题报告
2021-12-29 21:58:24
全文总字数:170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目的:
现有的多变量灰色gm(1,n)模型及其改进形式只适用于同步变化的变量建模预测,但无法适用于现实经济社会系统中广泛存在的时滞因果作用关系,一旦把gm(1,n)模型直接应用于时滞特征的行为序列中,则会导致较大的预测误差问题。所以本文试图建立适用于时滞系统行为序列预测时滞多变量gm(1,n)模型,其更能适用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变量之间存在因果作用的时滞现象。
在目前灰色预测模型中,大多以“实数”为建模对象而非“灰数”序列这有违灰色系统的理论内涵。因此,深入研究基于“灰数”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存在时滞现象的灰色区间序列,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灰色区间序列的时滞gm(1,n)模型进行预测。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了多变量灰色GM(1,N)模型,并将其用于湖北省某城市的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规划,但在运用过程中发现GM(1,N)模型只能集中运用在经济社会的静态分析上。针对该问题刘思峰、黄继等人引入了延迟性和非线性对传统GM(1,N)模型进行了推广。
由于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只能对实数序列进行模拟和预测,为解决区间灰数的建模问题,许多研究者分别从区间灰数的标准化、区间灰数列的灰数带及灰数层、区间灰数的核及灰度等角度对区间灰数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展开了研究,从而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建模对象从实数序列拓展至灰数序列。但目前灰数代数运算体系尚不完善,建立灰数预测模型仍是个难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师生互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度:—-2017.3.7 师生共同拟定研究课题,交流毕业论文写作意向问题,安排论文写作各个阶段的任务,同时介绍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规范格式,开题报告.
2017.3.7—-2017.3.27继续读文献,搞清参考资料中看不懂的部分;对所要写的技巧有较好的理解及整理,提交英文文献的中文翻译稿;继续推导论证.
4. 参考文献
[1] 王正新.多变量时滞gm(1,n)模型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2015,30(12).
[2]吴利丰,刘思峰,闫书丽.区间灰数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构建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3,28(12).
[3]胡大红.一种区间灰数的优化预测模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