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环境治理中政府职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9 21:27:27
全文总字数:359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成为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生活充斥着雾霾、水污染等。中央在会议和文件中不断强调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影响和战略地位,两会中关于环保的问题一直是常客,近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又一次将环境治理拉入社会的视线。但是无论环境治理的热度有多高,它却总是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我国的环境问题如此严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政府监管力度不足、企业有悖于环保的发展模式、法制不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力度低等都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我国正在步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期下环境治理中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就随之而来。这迫使人们探索和思考新的点子。环境治理的主体结构中包括了政府、企业和民间环保组织,而政府又在整个结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履行职能的效果是环境治理成效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把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职能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在新时期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研究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应该发挥的职能,及时转变工作重心与方法,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新时期的背景下,环境治理日益成为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环境治理中政府该发挥怎样的职能去处理环境治理带来的问题,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体系。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2018年3月-4月,查阅相关文献并且翻译老师指定的外文文献,完成前期的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与资料收集工作,拟定文章三级标题,为后续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4月-5月,完成论文初稿,向老师主动反馈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确保文章的质量。
2018年5月-6月,在与老师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完成论文终稿并提交学校审核,准备答辩工作。
4. 参考文献
[1]任丙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3(05):64-70.
[2]王玉兆.环境治理中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及原因[J].商,2012(23):150-151.
[3]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政府行为特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01):31-34.
[4]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73-79.
[5]朱留财,陈兰.西方环境治理范式及其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06):4-5.
[6] 曹正红.论政府职能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充分发挥[J].现在商贸工业,2015(2).
[7]黄玲.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探讨[J].人民论坛,2012(35):48-49.
[8]宋晨. 我国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定位[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汪新.新形势下环保部门的职能定位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93-94.
[9]陈翀. 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型[D].华东政法大学,2015.
[10]张磊. 中国式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环保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1]安士. 我国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1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鲍娴萍.《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J].中国共青团,2015(01):27.
[13]记者 王晋. 世界资源报告为地球健康亮出黄牌[N]. 经济日报,2000-11-07(007).
[1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鲍娴萍.《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J].中国共青团,2015(01):27. |
[15]沈满洪.论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根源[J].生态经济,2001(10):22-23 27. |
[16]武青艳.我国环境问题中不公正现象产生的思想文化因素[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1-4. |
[17]Gerry Stoker. 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98,50(155). |
[18]刘思华. 解读绿色经济[N]. 中国水利报,2004/04/17. |
[19]张子礼,孙卓华.试论生态政府的构建[J].齐鲁学刊,2006(05):132-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