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暖季期间发生的短时强降水事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贡献外文翻译资料
2022-12-04 14:49:08
英语原文共 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华中地区暖季期间发生的短时强降水事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贡献
何志伟1,张庆红1,孙军2
1气候和海洋-大气研究实验室,大气和海洋科学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收到2016年1月30日;订正2016年8月17日;接受2016年9月18日)
抽象的,理论上的
摘要:强降水事件(IHP)和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在温暖的季节里经常在中国中东部地区发生。利用2007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暖季(5~9月)合成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和逐时降水资料的马赛克图,评价了MCSs对华东地区20 mm hminus;1以上IHP事件的贡献。MCS被定义为40 dBZ反射率的连续或准连续带,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至少延伸100公里,并持续至少3小时。结果表明,在中国中部地区,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率平均为45%。黄河下游地区和江淮流域的贡献最大,达80%以上。这些区域是MCSs的来源区,或者是MCS的频繁轨迹。IHP事件的数量每天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下午晚些时候,一个在清晨。这些高峰在7月份比其他月份更为明显。MCSs对清晨IHP事件高峰的贡献大于对午后IHP事件高峰的贡献。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无显着性差异,在华中地区平均波动在50%左右。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强时降水、华中地区
引用:He,Z.W.,Q.H.Zhang和J.Sun,2016:中尺度对流系统对短时强对流系统的贡献
华中地区暖季的降水事件。大气。科学,33(11),1233-1239,DOI:10.1007/s 00376-016-6034-x。
1. 介绍
短时强降水事件是造成严重灾害的原因,包括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城市洪涝灾害。逐时降水资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非常适合于研究短时强降水事件的详细特征(Chen等,2013年;li等,2013年)。近年来,强降水(IHP)事件的频度和强度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发现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变化趋势的不同(zhang和zai,2011年;Yu和Li,2012年)。这些不同的趋势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不同类型的对流对IHP事件的不同贡献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IHP事件可能是由孤立对流或有组织的对流(如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引起的。这两种对流方式主要在时空尺度上存在差异。研究表明,不同尺度的对流具有不同的时空分布,可能是由不同的强迫机制和物理过程引起的(Casati等,2004年;Chen等,2014年)。一般来说,组织良好、寿命较长的MCSs对天气的强迫作用要比孤立对流强,而合适的深层风切变对从孤立对流向MCSs的高级演化,以及对长寿命MCSs的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Raymond and Jiang, 1990; Lewis and Gray, 2010; Markowski and Richardson, 2010; Wang et al., 2014)。此外,孤立对流和MCS有不同的组织模式和不同的降水效率,这可能与其降水强度的差异及对强降水的贡献有关(Newton, 1966; Jirak et al., 2003)。由于孤立对流和MCSs之间的这些差异,有必要单独研究它们。因此,掌握他们各自对IHP活动贡献的良好知识是很重要的。
众所周知,华东地区是IHP事件频繁发生的地区(Zhang和Zhai,2011),并且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来调查这个地区的IHP事件的特征(Chen等,2013年;Li等,2013年)。然而,造成该地区IHP事件的主要因素的性质仍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华东中部地区的MCSs频率很高(Ma等,1997年;郑等,2008年;Meng等,2013年),但是,在华东中部地区,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率是多少?据我们所知,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有助于了解IHP事件的时空变化机制。
本文件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节介绍了数据和方法。第三节从时空变化的角度描述了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以及MCSs对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贡献。第四节给出了总结和讨论。
2.数据和方法
华东中部地区被定义30◦–37◦N, 110◦–112◦E为覆盖范围。如图1所示,本研究使用的雷达数据是合成多普勒雷达反射率的数字马赛克。该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4times;4km,在2008年9月22日之前(之后)间隔为20 min(10 Min)。我们选择了从2007年7月1日到2011年6月30日的4年,以确保一个相对较大的周期连续数据记录。在此期间,平均数据覆盖率约为85%。
图1.华中地区地形高度(色差;单位:M)、雷达位置(浅蓝点)和雨量计站位置(小黑点)。有关省份的名称在每个省的中心。黄河、淮河、长江的名字也在每条河上都有标记。内黑框为华中地区(30~37 N,110~112E)。
为了将各种形态的多层监控系统结合起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数据的MCS标准:一个40 dBZ反射率的连续或准连续带,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延伸至少100公里,并持续至少3小时。这一定义与以前的研究一致(Orlanski,1975;Parker and Johnson,2000;Schumach and Johnson,2006)。在此准则下,采用40 dBZ的阈值来区分对流回波和层状回波(Fowle和Roebber,2003年)。长度标度定义为100 km,因此科里奥利加速度和动量方程中的其他项具有相同的阶次。因此,MCS的适当时间尺度是fminus;1,对于科里奥利参数f的典型中纬度值,产生3小时(Parker and Johnson,2000年;Markowski和Richardson,2010年)。本研究中的MCSs是人工认证的。这是因为雷达中的地面杂波存在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尽管在逐个案例中识别MCS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与自动检测的MCS相比,结果可能更可靠。MCS的轨迹被定义为连接其形成和消散位置的一条线。
本文所用的逐时降水资料,对中国2420个国家雨量台站从1951年至2012年暖季(多数台站为5~9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中国国家气象局逻辑信息中心,隶属于中国气象局(Yu等,2007年)对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本文利用2007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华东地区527个台站的暖季观测资料(如图1),与雷达资料的时间覆盖范围相一致。
在以前关于极端降水的研究中,由于不同区域的气候是不同的,所以采用了低百分点阈值来定义极端的精度。(Fich等,2002;Schumacher 和 Johnson,2006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把重点放在MCSs和强降雨的区域方面,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使用了一个固定的阈值。根据1961~2000年的逐时降水资料,(zhang,zhai,2011)给出了极端逐时降水分布的第九十五个百分位数,并认为20 mm hminus;1是华东地区的适宜阈值。(Chen等人2013年)等人发现,10 mm hminus;1、20 mm hminus;1、30 mm hminus;1和40 mm hminus;1的阈值分布模式相似。但当阈值为50 mm hminus;1时,分布模式有显著差异,事件发生的频率要低得多。基于这些结果,本研究采用了20 mm hminus;1阈值,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任何给定的站,该站每一个超过20 mm hminus;1的IHP记录都被称为IHP事件。
对于每个IHP事件,对雷达图像进行检查,以确定事件是否是由MCSs引起的。在某一站累积降雨量超过20毫米的特定时刻,可能有3-6个雷达观测。如果该站在任何雷达观测中都是由MCS的对流回波(gt;40 dBZ)所影响,则认为这一事件是由MCS引起的。否则,我们认为是由孤立的对流引起的。在MCS形成前或MCS消失后未达100 km的对流被视为孤立对流,因为它是很难确定孤立对流是否与某一MCS有关。
3. 结论
根据上述MCSs和IHP事件的定义,在2007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暖季期间,对华中地区302个MCSs和8162个IHP事件进行了识别。每个站平均每个暖季的IHP事件数为3.9次。在8162个IHP事件中,3655个是由MCSs引起的,约占所有IHP事件的45%。下面给出了MCS贡献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以及MCSs对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贡献。
3.1 MCS贡献的空间分布
图2a显示中国中部地区2007年6月至2011年7月暖季降水的分布情况。降水总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有几个地区观察到大量的IHP事件。这些地区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图2B)。大多数IHP事件发生的地区都与MCSs的高贡献相关,但长江中游地区的IHP事件可能主要是由分散或孤立的对流而非有组织的MCSs造成的。
图2.(A)2007年6月至2011年7月暖季期间华中地区每个台站的总降水量(单位:mm),(B)IHP事件的次数(C)由MCSs引起的IHP事件百分比(单位:%)。内黑框表示华东中部地区。
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率在不同的台间差异显著。图2c显示了贡献大于80%的两个局部最大值。在河南与山东边界附近的黄河下游出现了一个局部极大值。另一个发生在扬子江-淮河流域,靠近江苏和安徽省交界处。如图3所示,最大值是由局部形成的MCSs或上游MCSs向下游传播所致。
图3.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华东中部温暖海域MCS路径的分布:MCSS向东北移动,(B)东南移动,(C)向其他方向移动。颜色阴影表示响应1◦times;1◦框中MCSs的数目。每个图中的点代表MCS形成的位置。每个图形中的线条是MCSs从形成到耗散的轨迹。每个子图中的内黑框表示华东中部地区。
MCSs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有安徽省与河南省的边界、安徽省与江苏省的边界和山东省的西南部(图3 )。这些区域都与MCSs对IHP事件的高贡献有关(图2c )。MCSs对IHP事件的高贡献也可能是由于MCSs从上游区域传播造成的。例如,MCSs在山东省西南部的高贡献部分是由于MCSs在豫陕边界附近从MCSs源区向东北传播造成的(图3a )。
3.2 MCSs贡献的日变化
除了MCSs对IHP事件贡献的空间分布外,还对日变化进行了探讨。图4显示了MCS数和IHP事件数的日变化。在MCSs的日周期中,下午晚些时候和清晨出现峰值,7月份午夜后出现显著峰值。相比之下,IHP事件的日变化也表现出双峰特征,但除了7月的早晨峰值与下午峰值几乎相当之外,清晨峰值并不明显。
图4.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华中地区温暖季节(a)MCS数和(b)IHP事件的日变化和月变化,间隔3小时(由不同颜色指示)。(b)中的填充部分表示由MCS引起的事件,而阴影部分代表由孤立对流引起的IHP事件。时间基准是LST(UTC 8)。
由MCSs贡献的IHP事件的数量没有表现出与IHP事件总数一样强烈的日变化。然而,在计算每隔3h由MCSs引起的IHP事件的百分比时,发现MCSs对清晨峰值的贡献大于对下午峰值的贡献。例如,在7月份,MCSs贡献的IHP事件的百分比在0200 LST (当地标准时间,UTC 8 )到0500 LST之间为59 %,但在1700 LST到2000 LST之间的百分比约为47 %。这一结果与Nesbitt和Zipser ( 2003 )一致,他们发现夜间降雨更多地是由MCSs引起的,而不是由均匀对流引起的。因此,在清晨研究IHP事件时,应更加重视MCSs.
3.3 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
如上文所述,在中国中部地区,MCSs对超过20 mm hminus;1的IHP事件的控制是大约平均45%。但是这个百分比对于不同强度的IHP事件中是否有差异?图5显示了MCSs对不同强度IHP事件的贡献。IHP事件数量随降水强度增加而减少,但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不明显,在华中地区平均波动在50%左右。这表明,对于IHP事件,MCSs和孤立对流的贡献相似。
图5不同降水的IHP事件数。填充部分表示由MCS引起的事件,而阴影部分则表示非MCS事件。对于不同强度的IHP事件,由MCSs贡献的IHP事件的百分比数标记在每个条的顶部。
4.总结和讨论
利用雷达资料和逐时降水资料,对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华中地区暖季MCSs与IHP事件的对比进行了评价。使用第二节中给出的定义,确定了302个MCSs和8162个IHP事件。在所有的IHP事件中,45%起是由MCSs引起的。
还记录了MCSs对IHP事件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以及MCSs对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贡献。在黄河下游和长江-淮河流域,MCSs对IHP的贡献最大,贡献可达80%以上。这些区域被发现是MCS的源头区域,或位于MCS的频繁轨道上。IHP事件的日变化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下午末,一个在清晨。7月份清晨的峰值比其他月份更为明显。MCSs对IHP事件的贡献在清晨大于午后。贡献者 MCS对IHP的贡献在华中地区不同强度的事件无显著差异,平均波动在50%左右。
华中地区地处夏季风区,温暖季节有充足的水分和高频率的IHP事件(Zhai and Eskridge,1997; Zhang and Zhai, 2011)。强降水事件可能是孤立对流和MCSs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所涉及的尺度不同,应分别研究这两种对流。了解它们对强降水的贡献有助于预报和重新搜索社区,以便专注于对流的关键方面。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有组织的MCSs和孤立的对流对华中地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153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