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淮安段运河漕运及河道管理述略
2023-05-16 09:37:04
论文总字数:18355字
摘 要
漕运作为封建王朝的重要经济命脉,在明清时期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淮安处于整个大运河的中段,黄淮交汇的地方,在整个南北漕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明清两代政府都极为重视对淮安段运河河道的治理及漕运的管理,对于运河的治理,主要体现在对其进行管理及修护上;运河的管理集中体现在以漕运总督为首的漕运体制上,运河的修护则主要体现在以河道总督在首的河道体制上。两者看似两个不同的体系,实际上都是服务于漕运的,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合二为一。本文将研究视角集中到淮安这座城市,结合淮安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明清时期漕运及河道管理系统与淮安当时的情况相联系,充分展现出明清时期淮安的繁荣与漕运河道管理系统的严密。关键词:淮安,漕运,河道管理
Abstract: Grain transportation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lifeline of feudal dynasties, particularl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eached a new stage. Huaian is in the mid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huanghuai intersection, in the north and south, the position is quite important grain transportation. Hence great importance have been attached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overnment governance of huaian section of canals and grai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governance of the canal,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Canal management embodied in gra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headed by governor grain transportation by canal repair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river of the governor on the first channel system. The seemingly two different systems, are actually serve the grain transportation, to some extent, the two together. The Angl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huaian city, combine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huaian will b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grain transportation channel management system and huaian situation at that time, can fully displa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f huaian prosperity and grai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river.
Keyword: Huai’an ,Grain transportation ,Canals management
目录
一、淮安与漕运的关系 3
二、 明清时期淮安段运河的利用与维护 7
(一)明清时期淮安段运河概况 7
(二)明清时期漕运制度的建立 8
(三)明清时期河道制度的完善 11
三、淮安段运河管理的作用 14
(一)维系了封建国家的稳定 14
(二)影响漕运行政能力 15
(三) 对淮安的影响 16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淮安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地处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古老的贡道转轴,历代南漕北运的重要枢纽。最近的考古探查表明,淮安故城是春秋时期的故城,也就是说淮安城自春秋时开始修筑存在。在历经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在隋朝的大运河实现贯通后,进入了它的第一次的繁荣期。宋、金时期,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动荡对峙时期,运河沿线的淮安也一度残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此时处于纷扰中的淮安不若隋唐时期的繁盛,由于宋朝经济的发达,淮安在宋朝还是有了长足的发展的。元朝统一后淮安进入了第二次的繁荣期;元末明初又经历战争的摧残,明清时期黄河全流夺淮,淮安变成处于黄、淮、运的交汇口,地位更加重要,在明清时期漕运总督、河道总督、淮北盐运分司的驻节和淮安榷关的设立,使淮安成为全国的漕运指挥中心、黄淮运河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和淮北盐集散中心。淮安城市因为漕运的关系出现了第三次繁荣,进入最鼎盛的时期,并最终确定了“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课题的研究,一直为学者所热衷。不仅是在国内学者对这一课题兴趣盎然,国外学者对于大运河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日本的学者,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便开始了对运河的研究。如日本学者西山荣九,在1937年发表的《中国大运河沿革考》,系统地考证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水路交通线,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运河的漕运状况也因为各河道的通塞和具体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等各种缘由而不断的有着变化。因此漕运成为学术界长期以来甚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对于漕运的研究成果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大运河漕运的关注,更多是集中在特定朝代的漕运体系上,如全汉昇的《唐宋帝国与运河》一书,系统了论述了漕运在唐宋帝国的政治、经济乃至整个国家机构运作中的重要作用。刘清平在《明代漕运史浅谈》一文中,从漕运的行政、漕船数量、运粮的数量以及运粮的时限四个方面对明代漕运进行了论述。在漕运的行政管理系统上,学者更多的着眼于漕运总督这个职位,对于漕运总督下辖的职官设置、河道管理以及将漕运管理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关注不多。结合地方史研究比较完备的要数山东一带,清乾隆时,山东运河道陆燿撰《山东运河备览》一书就对山东的运河漕运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山东运河文化研究》一书通过对山东运河流域文化的研究,阐述了齐鲁文化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可以说将运河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对于漕运的论述还不够充分,只是作为运河文化的一个方面来论证。淮安作为运河沿线的城市之一,也出版了《运河之都丛书》一系列,这些书要么着重讲了淮安的风土人情,要么更多的是论述历史上的淮安,运河与淮安的联系感不是很强。也有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淮安与运河漕运的关系,在《淮安与漕运的关系》一文中,笔者论述了淮安与漕运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只是将笔墨着重放在的明清时期漕运制度的变化上,对淮安这座城市与漕运的内在关系没有做出系统的论证。
由上可知,对于漕运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且研究的范围也比较宽泛。但众所周知,淮安在明清时期处在整个漕运的中枢位置,与运河处于血脉相连,统治者对淮安段运河的管理也逐步的完善。本文试图从淮安段运河的漕运管理以及河道管理的体制出发,对明清时期淮安与运河的紧密关系进行探究。
一、淮安与漕运的关系
淮安被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淮河,与运河有不解之缘。淮安,地处古淮、泗水尾闾,今淮安市主城区,就正好覆盖了整个山阳湾,并衔接古泗口。淮安的名字,开始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分直读、破釜塘以东淮阴镇的流杂一百户安置于淮安县,隶属于东平郡。相传大禹曾到境内治水,为“使淮水永安”,淮安一名由此而来,即取淮水安澜之意。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835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