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社会性别视角下男女平等的差异研究

 2023-08-09 09:35:56  

论文总字数:10643字

摘 要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性别平等的建设。“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切合提倡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建国以来,我国在推进男女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社会竞争中,男女差异依然存在,对社会安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笔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中国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现状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差异的形成与生理、教育、家庭关系、就业等因素有关,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男女平等,社会性别理论,社会发展

Abstract:With China"s growing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rising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 country is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equality. As a basic state policy, "gender equality" meets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advancing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but in the social competi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still exist, which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social s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perspectiv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Chinese society was related to physiology, education, family relationship, employment and other factor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factors.

Keywords:gender equality social gender theory social development

目 录

1 研究背景 3

2 文献综述 3

3 研究方法 5

4 男女平等的差异化体现 5

4.1 男女平等的概念界定 5

4.2 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差异 6

4.3 家庭关系方面的男女平等差异 7

4.4 就业方面的男女平等差异 7

5 保障男女平等的政策建议 8

5.1 不断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 8

5.2 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与宣传 8

5.3 强化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 8

5.4 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2

1 研究背景

提高性别意识是推进性别平等实践的一种常见做法和重要目标。其间的重点是提高人们对性别平等差异的认识,使女性能够意识到平等参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并且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在让女性群体意识到自身与男性群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同时,从外部条件切实改善妇女的生存状况。虽然人们关于男女平等的看法可能不会始终保持一致,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以往关于提升性别意识的研究当中,往往是以男女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作为研究所要揭示的结构真相,但未能深入的调查男女平等问题,仅仅是停留在提倡的阶段而没有付诸实施,以及未能探索其间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2 文献综述

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将性别作为核心,是一种极为彰显女性主义的分析范畴和研究方法。社会性别分析范畴的创立同女性主义在学术界的目标紧密相连,即对男性中心文化提出批判质疑,改造人类知识,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2]。这也就意味着,社会性别理论是以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层面上的差异为基础,进而强调两性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以及社会文化对两性差异的影响。此外,社会性别理论还强调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该理论视角下,女性群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不是都由女性的生理因素而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其次,个体的性别意识并不是从出生就伴随个体而产生,而是经由个体的原生家庭以及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塑造而成。该理论还强调,生理因素不应该成为束缚女性群体发挥自我,成就自我的羁绊,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生理因素是影响两性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但这不应该是成为束缚两性平等发展的原因。社会文化也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个体所在的原生家庭会给予性别意识塑造的契机,帮助个体初步理解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在此社会角色下的社会期望。当个体自身的行为偏离社会期待时,我们便认为个体产生了行为偏差,需要加以纠正与修改。当个体很好的发挥角色本身所赋予的权利,这种情况下,个体往往会朝着更加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

由学术界在妇女运动的实践呼唤下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理论一经出现,便同时在学术界和妇女运动两个领域中产生深远影响[3]。提倡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性别理论兼容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基础,综合考量女性群体应在社会中占有一席怎样的地位以及女性群体为达成自身的健康发展理应享有的权利与接触资源的机会。教师、学者等文字工作者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一项研究只有经由不断的探索与传播才能让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知晓,从而才能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妇女运动过程中,兴起一大批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又分为各种派别,但都脱离不开为女性群体谋求独立与发展,争取作为社会成员应享有的权利的初衷。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为例,他们在争取女性群体合理社会地位的同时积极争取女性群体应享受的自由。他们认为,妇女不仅属于家庭,也属于社会。他们坚信:女性不是为了男性而存在,在完成家庭赋予他们的角色义务背后,他们拥有完成个人人生理想的权利。

在社会性别问题上,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主张“社会性别的公正”与平等。她们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是对人个性的片面约束,限制了健康人格的发展,特别阻碍了妇女的发展[4]。简而言之,性别理论可以概括为: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通常情况下,性别权利关系以强制性控制和灵活控制这两种形式呈现。强制控制包括控制权力和暴力控制这两种方式。控制权力和资源,比如将权力交由男性负责,由男性负责规则的制定和控制决策权。通常情况下,由于男性承担着“主外”的角色,经常性与外部环境交往,当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男性会认为自身为了自己的家庭做出了极大的奉献,而女性为家庭所做出的奉献完全不能与之相比较。此外,一旦家庭中发生喜人的事情时,往往都会归功于男性,而不会念及女性家庭成员的付出。但一旦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就会怪罪于女性后勤事务做得不到位。例如一位年轻妈妈负责在家带小孩,小孩染上感冒或是咳嗽等疾病,这位年轻妈妈将会成为怪罪的源头。而另一种通过武力和暴力控制,比如家庭暴力,殴打自己的妻子。家庭暴力较常出现与农村家庭或是边远山区等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中,当相互出现矛盾时,男性往往依仗自身的力量优势,通过拳头来解决问题。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只不过这些知识分子更倾向于通过冷暴力的形式来解决问题。灵活的控制是指通过文化和心理的认可来实现男性对女性的控制,比如男女之间的性别分工。但在这种分工模式下也潜藏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男性在担任“主外”角色的同时更易获得自我成就感与付出感,而女性所扮演近似于保姆的家庭角色自我存在感极低。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女性常会在家庭中处于边缘地位。通过文化和心理的认可来实现男性对女性的控制,这种表现形式也被看作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控制方法。性别是一种社会建设,或者换句话说,性别是一种文化建设。一个家庭中,无论谁扮演“主内与外”的角色,两性之间都应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笔者所提到的建设主要是关于性别和性别规范这两个概念。在当今社会,主流性别规范的特点是男女之间所存在的对立,以及与现实社会有所不同的强制性的性别秩序。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女的性别角色通常是交叉重叠的,而不是单一存在的,绝对化的男女性别分工基本上不存在。例如男性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同时也在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与妇女负责家务活的说法相背离。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643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