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对金坛影响述论
2023-09-01 09:46:48
论文总字数:12881字
摘 要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由农民阶级发起的规模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对金坛及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太平军在咸丰元年(1851年)到同治三年(1864年)期间在金坛发生了三次较为重大的战役。在1860—1864年太平天国占领金坛期间开展众多活动:农村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乡官制度;经济方面实行减赋和“着佃交粮”制;文化方面反孔排儒、焚毁寺庙观宇、推进新式科举,也可从戴王府彩绘看出其进步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对金坛影响巨大:破坏了城内建筑,造成了大量人口损失和经济破坏,改变了语言习惯,冲击了封建地方秩序等。关键词:太平天国,金坛,活动,影响
Abstract: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was the largest and longest war initiated by the peasant clas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Jintan and surrounding areas. From the first year of Xianfeng (1851) to the third y-
ear of Tongzhi (1864), Taiping army fought three major battles in Jintan.Many activit-
e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occupation of Jintan by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from 1860 to 1864:rural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dvanced this system of rural officials;
in the aspect of economy, the system of reducing taxes and handing in grain by tenan-
cy was carried out;in terms of culture, the opposition to Confucius, the burning of te-
mples and the promotion of new examinations can also be seen from the painting of King Dai"s Palace.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golden altar: it destroyed the buildings in the city,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popul-
Ation losses and economic damage, changed the language habits, and impacted the fe-
Udal local order.
Keywords: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Jintan,activity,influence
目 录
前言 5
一、太平天国在金坛主要活动素描 5
(一)军事方面 5
(二)政治方面 8
(三)经济方面 9
(四)文化教育方面 10
二、太平天国运动对金坛的影响 12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前言
太平天国自咸丰元年(1851年)金田起义,咸丰三年(1853年)初定都南京(天京),至同治三年(1864)六月十六日天京失陷,其政权维系不足十四年,盘踞江南就有十一年半。在此期间,金坛地区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受到冲击。这场战争已过去一个半世纪,金坛作为当年受创最重的地区之一,几乎无人系统梳理过这段历史,仅在光绪、民国老县志里留有一篇李淮的《金坛守城日记》,这段历史的真面目渐渐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太平天国运动在苏南地区的经营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仅从太平天国在金坛及周边地区经营的视角展开粗浅讨论,探讨其对于金坛地区的影响。
太平天国在金坛主要活动素描
- 军事方面
在太平天国占领江南的十一年中,太平军与清军占领的地区互有进退,始终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咸丰六年(1856年)、咸丰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正是关切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三个重要节点。而在这三个重要节点上,太平军与清军在金坛境内发生了数次重要战役。
1.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攻城战役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定都后,清军在南京城东孝陵卫建江南大营,在扬州建江北大营,环伺天京、镇江等地。咸丰六年(1856年)二月,秦日纲率陈玉成、李秀成等部东进,取扬州、破江北大营。四月,解镇江之围。五月,翼王石达开部由安徽芜湖进入江宁秣陵关,回援天京,十八日,与秦日纲部合破江南大营,天京围解,清军退守丹阳。六月,秦日纲部屡攻丹阳,未果。七月十三日南撤,转战金坛。中途由于天京事变,天平军忙于内斗,无心全力攻城,又因清军救援及时,八月初五,太平军撤围,金坛城得以保全[1]。
这次战役毁坏了西城城墙、城门等,也造成人口伤亡,又逢大旱、蝗灾,对金坛造成不利影响。
2.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金坛战役
咸丰八年(1858年),清军重建江南大营,围困天京。咸丰十年(1860年)初,天京告危,太平军围魏救赵:陈玉成部虚援皖北,李秀成、李世贤部由安徽进入浙江,突袭湖州、杭州。清廷急令江南大营分兵援浙。三月初,李秀成分东西两路进援天京。西路辅王杨辅清、堵王黄文金由宁国府出兵,连取高淳、漂水、秣陵关,西峙江南大营。东路李世贤部取溧阳、攻宜兴、迫常州,旋西折围金坛,被却,转克句容,与李秀成部会师。闰三月初,两队分头由东路进攻江南大营。此时,陈玉成部已从安徽撤回,诸王各部合力猛攻江南大营。闰三月十六日,再破江南大营,天京围解[2]。
此时李世贤分兵再攻金坛,清军书节败退,连失数城,金坛已然孤悬苏南,四面楚歌,苦守无援。由于身陷重围,音讯不通,清廷竟以为金坛早已沧陷,直至七月初接闻奏报,才发现居然有这么这么一座小城困兽犹斗,可谓“忠孝节义,萃于一城”[3],便立刻遣兵救援。驻守镇江的冯子材接到命今后,并未像咸丰六年(1856年)那般火速赴援,而是以军备不齐,按兵不动,又言欲救金坛,必先取丹阳,否则孤军深入,镇江亦不保。七月中旬,在上方多次催促下,冯子材出兵丹阳,奈何城防坚守,几番强攻不下,忽闻金坛城已破,遂撤回镇江[4]。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连夺多座大府重镇,如秋风扫落叶。蕞尔小城金坛,却以区区数千兵,坚守百数日,堪称奇迹。仔细分析原因,从内部来看:其一,早在咸丰二年(1852年)年底,太平军将由武汉沿江东下南京之际,时任金坛知县吴煦就开始筹办团练、加强城防,为之后金坛城的固守夯实了基础。其二,两次金坛守城之战期间,官绅十分注重协调军民关系,尽量怀柔兵勇,不致兵祸患为匪,人心较为齐整。只是后来弹尽粮绝,缺乏外援,方有军队内乱叛变。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28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