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论华阴老腔发展传承和创新

 2023-11-02 15:14:56  

论文总字数:6425字

摘 要

2016年春晚谭维维的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再现了最早期的摇滚音乐——华阴老腔,并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被人们认识,了解和喜爱。本文以谭维维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索在陕西地区丰富的内陆文化的冲击下对华阴老腔的孕育和发展。最后进一步探讨华阴老腔的传承问题。

关键词:华阴老腔、传承、发展、创新

Abstract:O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of 2016, Tan Weiwei"s “Washing in Huayin Laoqiang” reappeared the earliest rock music—Huayin’s old ambience and caused a strong social response. Huayin old cavity, th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reappeared in the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and is known, understood and loved by people. This article takes Tan Weiwei"s singing "Huain Laoqiang Cry" as a breakthrough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cub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ayin Lao cavity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rich inland culture in Shaanxi. Finally, we will further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of Huayin old cavity.

Keywords:Huayin old cavity,inheritance,development,innovation

目 录

1 前言 3

2 华阴老腔的起源与发展 3

2.1 华阴老腔的起源 3

2.2 华阴老腔的发展 3

3 华阴老腔的传承 5

3.1 华阴老腔传承现状 5

3.2 华阴老腔传承的体现 5

4 华阴老腔的创新——谭维维演唱为例。 6

结 论 8

参 考 文 献 9

致 谢 10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窗口的打开,科技、文化、艺术等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尤其是受舶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一个民族中语言文化、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的缩影。是一个国家内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文明。由此,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华阴老腔。

纵观华阴老腔的发展史,在经过社会历史由兴起到衰落再到被重视的不断演变和变革中,更能体现出作为中国戏剧中活化石的奇迹般的存在。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人民经过数百年发展最好的艺术呈现与史诗。作为中国戏剧中具有地区代表性的一种古老唱腔,在数百年的洗礼中未被吸纳和中和,更能体现出华阴老腔所带给听众的鉴赏价值。

2016年春晚,经谭维维演唱的在华阴老腔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现代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被大家所喜爱。在其歌曲背后华阴老腔重新登上新的舞台。在华阴老腔发展历史挖掘和探索的同时与现代对于传承结果的综合联系讨论。充分的体现华阴老腔的传承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也是我们华夏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尽的义务。

2 华阴老腔的起源与发展

华阴老腔兴起于明末清初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声腔高亢,有着气势磅礴的音乐效果。曲风的设置以及发展中一直传播着追求自由、洒脱的音乐特点。在演唱风格的体现中极具西北人民好爽的习性。[2]华阴老腔在2006年被记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作西北高原上“最原生态和最原始的摇滚音乐。”[2]

2.1 华阴老腔的起源

华阴老腔兴起于陕西省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地区。由于华阴市处于河北、山西、河南的三省交界地区,得以孕育了独特的方言习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性。乡土原声的古朴格调,撼人心生的题材内容,声形俱佳的视觉与听觉的体验。在这一方土地上被诠释的淋漓尽致。秉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发展特点,华阴老腔作为陕西华阴地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更清晰的从唱腔和唱词、念白的特点中体现了人民群众辛苦劳作的历史痕迹。

2.2 华阴老腔的发展

华阴老腔属于一种板腔体戏剧剧种,最早出现在皮影戏的演出中。演出在皮影幕布后面进行皮影的演出,称之为“皮影戏”当演出者出现在前台演唱或者念白时这样的艺术行为叫做“老腔”。而老腔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由来,主要是劳动人民早期在进行生产劳作时所喊出的带有节奏型的劳动号子,并且加以木块的敲击形成了的。

其一是华阴老腔与唱词。华阴老腔有两大分类,分别是阿宫腔和弦板腔。阿宫腔的取材较为丰富,主要以歌颂男女爱情,美好生活向往,反应社会状况等为主,歌词质朴易懂,准确的反应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生活状况,具有讽刺意味。歌唱时娴熟、致雅、刚劲有力。善用“拖腔”以及假嗓翻高演唱的技巧。阿宫腔的角色沿用了秦腔的行当,皮影戏演出动作和阿宫腔的混合,使这一演出风格更具备独出机杼的风格。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牙子、小锣、大号、梆子等。较为丰富全面。弦板腔在于音乐形式和乐器伴奏中体现的较为简易。尤其是,弦板腔的乐器伴奏除了起到模仿唱腔和衬托节奏的效果外,一般只出现在了乐句的句中、句尾的过门两个部分。老腔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腔体,虽然拥有着“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但往往一人独自完成。因此,即对演唱者的演唱功底有着非同小可的要求,也体现出了老腔作为来自于人民群众中的古老具有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可贵。整个演出中除了主唱外,还必须具备着指挥皮影的签手和副签手、后台、板胡。[1]华阴老腔的声腔大致分为两种即:唱腔、吟诵腔。[1]并且加以一人主唱,他人帮和的拖腔演唱表现形式。给人以豪迈、延绵不绝的气势和听觉感受。首先,华阴老腔在唱词中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之分,句子的上句和下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华阴老腔在歌词的设置中更通俗易懂,并且保存了陕西当地人说话的习惯。例如:“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了块石头就成了华山。”然后,华阴老腔无论是曲调还是唱词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发展载体来自于人民群众。最后,在华阴老腔的唱词中也不乏有歌颂君功伟绩作品的出现,侧面的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上所述,华阴老腔的唱词既有严格工整的结构性,有具有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语言而又不失生动,不失高雅。

其二是乐器伴奏与表演。[1]华阴老腔的伴奏乐器与中国其他传统艺术文化体现不同的是,用于伴奏的乐器制作由演出者或者当地的劳动人民自我加工制成。[1][3]需要完成演出的伴奏乐器的种类有很多,例如:拉弦乐(月琴、板胡)打击乐(大锣、马锣、引锣)鼓类(战鼓、干鼓)、钟铃、梆子等。但全在五人的配合下完成演奏。需要演出者之间不仅有着精准的演奏技巧也需要完美的配合度。表演时的演唱演员叫做前手,即时进行演唱,也是月琴伴奏演员,在演唱中有唱的部分也有配合月琴演奏的部分。华阴老腔中的皮影戏部分由专门的负责演员,叫做签手。“锣”乐器部分的伴奏由后槽手完成,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武场对前手演唱的拖腔。主奏唱腔过门和起到助威以及帮唱作用的叫做板胡手。最后,坐档相当于现在的幕后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道具的布展和演唱时气氛烘托时的帮衬。演出的过程中,主唱站在舞台的中间位置,两边分别是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3]没有中国传统乐器唢呐的出现,彰显了华阴老腔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魅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42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