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23-11-07 09:36:03
论文总字数:11872字
摘 要
攻击性行为又称为侵害性行为,是指利用语言或者行为对他人的身体或人格实施侵害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的品德、人格的良好发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主要探讨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差异,男女生发生攻击性行为频率的差异,攻击性行为的类别差异以及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各方面因素。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原因,对策
Abstract:Aggressive behavior, also known as aggressive behavior, refers to the use of language or behavior against the body or personality of others, aggressive behavior will affect the moral character of young children, goo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the frequency of aggressive behavior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cause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young childre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young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causes,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1 前言 3
1.1 研究缘起 3
1.2 研究意义 3
1.3 概念界定 3
1.4 文献综述 4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6
2.1 研究对象 6
2.2 研究方法 6
3 研究分析 6
3.1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分析 6
3.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9
4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11
4.1 家长需采取民主式教育并加强与幼儿的良好沟通 11
4.2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教育 11
4.3 大众媒体的正面榜样作用以及电子产品的使用控制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幼儿攻击性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身心健康发展。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界定是消极的和负面的,认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往往未来的发展也是消极的和失败的,此时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就尤为重要。鉴于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本研究将在自然状态下收集案例及相关数据,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攻击性类型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有效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通过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书籍发现,以往的文献中缺乏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真实可靠的案例分析,案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在帮助幼儿矫正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做到有例可寻。以往的案例调查比较空泛,本研究的案例调查力求真实具体可靠,为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本研究其中一个研究内容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将通过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攻击性类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兼顾了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论述的意义十分重大。相对而言以往的研究文献,单方面的对于一个原因或两个原因零散地进行分析,本研究则体现出更强的研究可靠性和针对性,对于人们后续的研究也起到指导意义。
1.2.1 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相对于以往研究中片面对于幼儿教师应做的行为亦或是家长应做出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力求提出多方面的全面的指导策略,并结合相关案例具体提出分析,帮助家长、教师、社会共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将矫正效果争取到最大效益。
1.3 概念界定
截止目前而言,研究者们关于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一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争议,被研究者们普遍认可的是Parke和Slaby提出的“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的行为”。这一定义清晰地指出攻击性行为的特征是有意伤害性。此概念界定强调的是有意伤害是攻击性行为,但针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无意伤害同样属于攻击性行为的一种类型,因为无意伤害同样侵犯到了他人的身心,一样需要受到教育感化,消除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因此在本研究中,无意性攻击同样归于攻击性行为[1]。
本研究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界定为“攻击性行为又称为侵害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指利用语言或者行为对他人的身体或人格实施侵害的行为,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幼儿的品德、人格的良好发展。”
1.4 文献综述
人类的研究中,幼儿攻击性行为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此行为在幼儿间是十分常见的典型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者显著增多,犯罪年龄低龄化倾向也是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全世界心理学界、教育学界以及社会学界的关注,学前教育界对此也给予了关注。
1.4.1 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Freud提出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并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来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成熟出现的。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能量向内投放,一种是能量向外投放,在向外投放的过程中,个体的能量就会以攻击性行为等形式表现出来。
Dallard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学说,此理论以挫折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挫折必然会一起某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后来美国心理学家Berkowitz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挫折并不是导致攻击的直接原因,它只为攻击性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一种唤醒状态[2]。
社会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很多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观察学习获得的,攻击性学习同样如此,行为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减少,这些都与个体的后天学习紧密联系。幼儿会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模仿成人的不良行为,这增加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
张文新等人强调幼儿生活在家庭系统中,这个系统包含四个成分,分别是家庭功能、家庭特征、家庭互动关系和家庭生命周期。这些因素会在幼儿成长的方方面面有着渗透性的影响,比如不和谐的家庭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愉快情绪的生成,进而激发其不稳定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3]。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18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