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朗读教学及模式研究
2023-12-21 08:43:57
论文总字数:9434字
摘 要
:朗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一般的诗歌教学中,以朗读促进感悟的教学模式往往缺少具体的程序方案支持,因此我将以朗读为线索对古典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关键词:情境 整体感知 以读促悟 理解评价
Abstract:reading aloud and clearly is one of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eaching ,however in the common poetry teaching,it lacks explicit procedure to support this kind of instruction model.so i will probe the concrete and available teaching method and strategy.
Key words: situation perception as a whole reading aloud for 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朗读指的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以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书面语言表达出来。[1]朗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而古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近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要引导学生读书。”这里的读当然包含了朗读之意;到了现代许多人也依然认为诵读是非常重要的,韩军老师说“诵读,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语文教育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2];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首先应该重视朗读。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学习和教学的经验中我们看到语文是需要朗读的。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更加需要朗读来帮助学习了。我们要认识到诗歌是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文学形式,它的表达自然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结合节奏、声情和平仄三个方面的内容,深入细致地处理好具体诗歌的朗读,达到声情并茂的表现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3](p182)除此之外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感情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4]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古典诗歌的朗读教学不仅是文本自身特点的要求,也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效的文本理解方式之一。从以上论述中我们认识到朗读教学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作用,但是认识并不表示行动,我们还需要根据对古典诗歌和学生认识的特点进行教学的组织,只要通过一定模式的设定,朗读教学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用。
笔者认为朗读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的有意识的朗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在朗读教学中朗读不光是一种阅读的形式,它还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检查反馈作用和增强学生语感的功能。根据对有关文献的查阅与思考,我以为朗读教学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创设情境
当学生初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他们对于诗歌的意义及内涵只是一种模糊的映像并且无法把握诗歌的理性方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诗歌所产生的环境和创作背景存在着认知上的缺失。因此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用直观的语言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诗人的世界,这无疑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积累来营造这样一种环境,它能够将作者的心情、遭遇和周遭的环境生动和形象地展现出来就如同作者与学生都同时并存于一个空间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方能更加地投入到这样的场景中,教学的气氛才能与文本的意境更加契合。在充满画面的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也得意施展,他们会在教师的娓娓叙述中慢慢找到那种生活的画面感,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够体验到的不再是空洞的介绍而是有着真实存在感的场景,学生伴着教师的叙述体验到了来自想象的快乐,而这种对学生主体体验性的挖掘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境界。
除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文本环境的影响外,教师的讲述也是一种潜在的知识的传授和感情的传递。要想将情境创设好教师就必须极力地将资料组织好,首先教师必须充分的了解创作的背景和环境,然后让自己叙述的语言变得有感染力,只有教师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思路才能跟着转动。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述时,不是强制性地记忆创作时间背景,而是将这些内容用来帮助创设自己心中的情境。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内容下自然要进行意义的建构。面对同一首诗,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虽然会有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但这些知识无意识地,教师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加以唤醒,所以教师的语言中传达的信息在学生这已经变成了唤起先前经验的线索,而这种意义的搜索也是学生为了能够构想适合画面所必需付出的努力。在环境一步步地构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想象时自然要提及诗人羁旅他乡的背景,这对于学生来说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思考,游子、月光在明明之中会引发学生长期积累的阅读感受,学生心中便油然而生这首诗有着思想的感情依托,除了学生自己认知上的判断之外,学生对于教师那种对文本地再创作也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再创造情境时总是有一定的感情重心的,在文字的使用上说话的语调上自然会透露出那种内心的情感,而学生作为思考的人自然也会在潜意识中感受到教师在语调上的变化,这种语言上的抑扬顿挫步也是间接地在透露文本的感情倾向。
对于诗歌情境的创设是需要教师花费心思的,因为教师要用直观的语言调动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感情的共鸣,还要像文学艺术一样感人,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达到的。韩军老师在《登高》的教学中就非常完美的创设了这样一幅如诗如画的场景。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3](p142)
从韩老师的课堂情境的创设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个人感情的激荡,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来引发学生的感动,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自己必须先置身其中,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想着去感动学生,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似乎也是在朗诵,而这为接下来自己的朗诵已经打下了感情的基础,这样使得课堂的节奏也显得非常的紧凑。
整体感知
当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初步感知阶段了。诗歌本身短小精悍,是非常值得我们用心揣摩的,而对于诗歌感知的第一步当然是用心地朗诵。古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指的要反复吟咏以至能够背诵,而我们印象中的古代读书人也常常是那种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而这一切表明诗歌在古代的学习中常是学生个人通过朗读来独立学习的,先生只是在旁稍微点拨帮助学生把握要领。但是由于五四之后对古典文化的批判造成了许多本应该被继承的东西被抛弃了,而这种诵读诗歌的传统也是慢慢被追求效率的时代所遗忘。如今的诗歌教学也常常忘记给学生以感受品味诗歌的自我朗读时间,教师更多的时候从主观出发认为学生对于古典诗歌是缺乏认识的,他们对于诗歌的情感主旨是无法很好的把握的,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他们都有喜怒哀乐,他们都有过离别与失望的时候,这种潜藏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东西即使经过了数千年的洗礼也不会消失,而只会变得更加锃亮。学生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有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对于他们朗读诗歌也是一种与古人交流情感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小看了我们的学生,他们是带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与经验走入课堂的,文本的内容只要处理得当都能从一定的角度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也就是为什么课程标准强调要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给学生自我体会的机会。
对于诗歌整体感知也是有一定过程的。由于古典诗歌创作的时间与学生生活的时间存在很大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创造适当的情境将学生引入那种诗歌创作的场景中,但是情境的创设到达的只是一种画面的层次感,学生对于感情的理解还只是一些表层的直觉把握,因此教师有必要完成一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首先教师应该自己师范朗读或者播放名家朗读的视频。由于诵读者在朗诵之前都已经比较深入的研读了诗歌,而且对于诗歌音韵节奏的把握也是非常到位的,所以他们的朗读会显得非常的契合文本的感情基调。学生在听的时候自然是更能够被吸引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也会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变化和情感的变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韩军老师在《登高》情境创设完成后那动情的朗读,有些学生都感动的落下了眼泪,而这种学生的感动肯定不是装出来的,学生是在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想象并且情不自禁就好像与作者在身份上同构了,仿佛彼此合二为一,这种整体感知才是到位的,因为学生已经完全的投入到了文本的感情世界中了,他们的情感世界也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思绪也在随着教师的朗诵而波浪起伏。那“无边落木萧萧下”如果只用眼睛看,学生最多只是想象那种场景,但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自然会使落叶含情,学生在那抑扬顿挫中经验和情感理所当然的被调动起来。
其次就是让学生自己读。学生在读时自然会受到教师朗读的影响而模仿教师的语调和神情,而这种模仿肯定是需要建构在对文本的理解之上的,学生听到的只是教师传达的一种感情基调,那是模糊的,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朗读更加接近教师,学生肯定要去研读文本,体味那些能够传达感情的字词,这无疑是用朗读去逼着学生感受理解为文章的字词,揣摩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在学习教师的朗读时也不经意间将古典诗歌的朗读的方法内化到自己的朗读中了,那种平仄的朗读在不经意间就变成学生自己的一部分了,这对于以后古典诗歌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知道节奏音韵的正确使用比记忆理解来得更加实在而且也符合新课标对培养学生语感的要求。学生的朗读可以是跟着教师的朗读在地下轻轻地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彼此互相朗读,让彼此在感受差异中交流对示范朗读表达的认识还有对文本本身的认识,总之整体感知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在正确的指导下学会自然的朗读。
最后就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检查。检查时除了字词之外,就要涉及一些古典诗歌音韵节奏有关的知识指导。比如祝禧老师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就给学生介绍了一些诗歌的朗读技巧,我认为读古典诗歌可以让学生适当接触诗歌的平仄,比如平声读时要长而仄声是短促的,除此还可以强调根据文章的感情变化进行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在重读的字词上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强调,这样通过这种感性和直觉的朗读指导学生当然能够为诗歌的感情所打动,做到了不教学生就能感悟的程度。对于学生在一些字词朗读上的差异性的认识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一种资源,学生朗读时自然会有些感情表现不出来,而这种能以表达的感情就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除此听学生朗读诗歌时教师应该多给予鼓励,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总之整体感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并逐渐理解作者文本的过程,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朗读方面的准备,从而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被朗读者的充沛的感情所打动,在潜意识中促进学生对诗歌整体的把握。
文本分析中的朗读
按照一般的观点,朗读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它是不能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文本的解读应该是理性的思维活动,应该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吸收和内化这种公认的观点。但是我认为朗读不仅是学生初步感知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揣摩理解文本深刻含义的一种手段。朗读不是小和尚念经,它需要学生有很高的集中力,想象和思维跟着文本的内容流动即发散又聚合,这样像诗歌这类篇幅短小的文本才能在意义上扩展,学生只有有了深层的感悟才能在朗读时更加契合文本的感情和思想主旨,所以朗读是理性认识的感性化,它把内含在头脑中的思路和认识通过朗读来表达,但是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朗读中这种潜在的意识,认为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只是表层的,事实上通过前面的整体感知学生对于诗歌的主题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对于作者想要传达的感情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去将文本中学生单凭自己能力无法读出的思想感情令出来,这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
对于朗读如何在文本的分析中发挥作用,我认为可以从字词揣摩、感情表达、韵律的认识等方面来理解文本。首先通过前面的整体朗读,教师基本上可以看到学生在那些字词上的朗读存在问题并且和自己的朗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的突破口,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朗读时的感情变化,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虽然能够读出诗歌的感情或者模仿教师的朗读并取得成功,但是他们表达时还是缺乏一定深刻理解的那种感情上的激昂,教师应该抓住机会让学生反思一些字词在感情上应该如何表达。比如韩军老师《隋宫》的教学中学生虽然明白了文章的感情主旨但是在对一些字词的把握上还是欠缺的,于是韩军老师通过将“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中改成“地下定逢陈后主,必然重问后庭花。”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在感情表达上的差异,认识到原句更能刻画出作者那种戏谑、讽刺之情。因此在解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用联比揣摩的方法通过一些字词的删减增易来让学生多读一读,那样他们自然会自己主动的思考和想象作者或主人公的形象和感情,这样对于诗歌的深度把握会更有帮助。其次,诗歌的感情变化不是随便的,它是要通过前后的比较才能表现出那种抑扬顿挫的。学生往往在朗读时只注意了单独的句子而忽视了句句之间的练习,这样就使得感情的表达会有些前后的干扰从而破坏了本属于诗人的感情的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深刻意味还要帮助学生整体的看待文本,将前后的句子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作者情感的流动性,明白作者在表达时的精确与细腻。从韩军《登高》的教学里我们很容易就看到老师那种前后串联比较的分析方法,利用提问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学生在认识上有了更深的领悟,这样他们在读诗歌时就显得更加贴合作者的感情变化。
师: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 种必然规律。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 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3](p142)
最后还想提得是教师们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对学生进行一些古人作诗时韵律选择方面的知识的传授,这样可以通过诗歌的自生的创作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在了解一些韵的用法后,学生自然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这也为以后的阅读和朗读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比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用的是“尤”韵”,这个韵的字有“忧、愁、秋、羞、悠、囚”等,从这些韵脚看,这首诗不是奋发向上的意思,而是含有不尽的忧思的含义。[5](p77-85)理解诗歌的音韵不仅帮助学生把握感情的基调,也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
当诗歌的句子分析完成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朗读,可以先教师朗读以创造适宜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大胆的朗诵自己的诗歌,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方教师还可以提问检查学生的朗读,了解学生对于诗句理解把握的程度。韩军老师在《登高》的逐段分析完后,有通过朗读提示和自己的直观朗读表演让学生再次体味诗歌,学生在听和看之后,自己也会情不自禁用所学去解释所闻与所见。这种理解基础上的再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理性认识,也有助于学生 把握作者的感情,从而更加深刻地揣摩出文本的优秀并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样即有了文学的积累,又帮助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
总之朗读在这里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情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检查阶段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学生对于诗歌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与领悟了,此时教师一般只是形式上让学生再朗读一下以结束古诗的教学,但是依照我的观点文本学习完之后不仅需要再一次的朗读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学生在理解文本基上创造性的自我表达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最后的时间让学生在巩固中得到自我的感情认识的提升。就像新课标说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多给学生自我体验领悟的机会。所以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除了提示必要的重点与难点之外,还要让学生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属于自己的诗歌。
内容的教学完成并不表示学生理解的完成,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接受往往并不是完整的,经常是对开头和结尾讲述的内容记忆比较深刻,所以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当然有必要让学生反思巩固,而朗读又可以成为一种帮助学生再次理解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可以从通过以下两步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帮助记忆。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在下面朗读,提醒他们注意诗歌中一些地方的情感的波动,并要求学生再朗读完之后起来为大家表演。这样的一些要求不仅让学生能够反思课堂上一些重点内容,而且激发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没有人知道谁会被选中来朗读表演。在学生巩固性朗读完成之后就应该随机抽选让学生为大家朗读。在朗读完毕之后,教师应该首先带头赞扬学生的朗读,只有经过教师这种反复的强化学生们才能认识到朗读是一件多么值得荣耀的事情,表扬完后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某些重难点处的朗读提问,从而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一起朗读,并且鼓励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这样不仅在朗读中领悟了诗歌的意味,而且积累了古人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诗人浓浓的深情,而且学会了主动的想象和思考从而自信的表达出文本的诗情画意。
在把握了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给学生通过文本自我表达的机会。虽然古人的情感在今天依然继续这,但是学生的世界还无法完全地同那种诗人的已经进行同构,学生学习诗歌不光是为了提高自己审美的能力,也是学习诗歌来表达个人情感的机会。学生应该允许在原有的理解中加入属于自己的成分,而这种对诗歌的解构进而重新灌入读者的感受不正是文学艺术给人最大的愉悦吗?只是我们常常忘记了诗与今人,今天生活的联系,这样无疑导致了诗歌过度的高雅化失去了曾经那种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诗歌中读出生活,读出自己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的置换诗歌的情境,比如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中就搭建了教学之家要求学生对“妾问夫君何时归”的主人公进行替换从父母,子女等角度进行提问,从而得出身在边塞不知何时归的文意,这样学生在替换中寻找到了不变的主题,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想象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场景可以读出诗的意味,那些场景可以用自己学习的诗歌来恰当的表达,但是切忌这种表达不能是脱离文本的。其次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朗读,比如余映潮老师在一首诗的教学曾这样做:师:好,请看第三遍朗读的要求:重在进入情景,注意把握好语气课件显示。读的要求是抒情性、个性化。特别注意"个性化"三个字,就是伴随着你自己对诗的体会、你自己的性情,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这首诗在电影《人到中年》里面被引用过,当时的朗读是作为主人公的一种内心独白,它的声调很小,很轻。但是有的朗诵家在朗读的时候表现出自己张扬的个性,是用激情来朗诵这首诗的。那么,各位同学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要么就把它读成内心独白的,要么就好像讲给别人听的,要么就大声地朗读。再试一次,开始。[6]这就是一种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这就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而这正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最后在学生用不同的感受朗读或背诵完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创造的心得,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才会更加注意对诗句的积累,因为随着读诗的深入,学生自然会慢慢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诗歌。总之在最后的诗歌朗读教学的终结阶段,学生应该能够在朗读基础上内化诗歌,在理解中创造处属于自己的新境界。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是朗读教学可以借鉴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适当的加以再创造。
参考文献:
[1]高春月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12月 第12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4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