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和对策
2024-01-03 09:29:25
论文总字数:14605字
摘 要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自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出现的一个现象,然而直到近几年这种现象才由过去的个例变得越发普遍而引起来了人们的关注。这种现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文章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和环境予以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障碍。并从政府和创业者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的期望。关键词:农村;农民工;返乡;创业
The pligh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grant workers to start township enterprises
Jiang S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start township enterprises has been exist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employed in China, however, it was not until the recent years did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caused people’s attention by becoming widespread.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exert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is thesis will give a introduction to the role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and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to comprehend the capital,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obstacles might be faced by migrant works while start their business. This thesis will als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migrant worke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and raise employment rate of the rural areas thus to provide new impetus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countryside;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entrepreneurship
农民工返乡创业潮,在今天GDP增速下降的全国经济大背景下,显得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契机?亦或只昙花一现的憧憬。这将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可能只是又一次非理性的投资热。为了解答这一切,文章将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潮的由来,关注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的方案。以达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良好平台,拉动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创业风险减少资源浪费的期望。
一、农工返乡创业产生背景
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市中打工而户口却在农村的农民,它是我国户籍城乡二元体制和我国经济发展需要这对矛盾产生的客观结果[1]。改革开放使农村的隐性富余劳动力得以释放,这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脱离了土地的束缚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去成为打工者,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自此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才有了利用中西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机会,开始了其依靠劳动密集型工业实现地区发展的新路子。然而,本世纪初从美国房地产业开始的次贷危机,诱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大波动,直接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所能接到的外贸订单数量大幅度下降,大量的外向型企业生存环境恶化而徘徊在破产的边缘,致使大量的农民工因为失业而被迫返乡[2]。但即便是在城市中难以寻找到满意工作,自小成长于城市的80、90后新生代农民也依然不愿意回到农村,而常年的在外打工的老一辈农民工,也已经改变了对传统农业生产的看法,所以即使回到家乡他们也不回重新拾起农具向以前一样在土地上耕种以求得一份微薄的收益。
现今中西部地区投资、就业和创业环境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这使得那些积累了一定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在家乡创业,将自己的发展与家乡的建设结合起来。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经济危机的阴霾也渐渐淡去,可回望东部地区依然在为招不到廉价劳动力而发愁。这是因为东部地区所能提供的薪酬已经无法达到能再次让农民工背景离乡投入到东部发展中去的水平,既然在东部地区也多赚不了多少钱,那么安安心心的在本地就业和创业既可以谋生也可以照顾到家庭也就成了很多农民工不二的选择。而这种现象这又与我党中央发改委农业司根据中共十八大精神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论调[3]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事实上与我国农村成城镇化战略部署是相适应的,这也就解释了什么现今农民工创业现象的日益增加会引起了包括政府、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困境
从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农民工因为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现有的经济、政策、环境资源决定农民工的创业之路绝非坦途。如果要让农民工有条件创业还要让在返乡创业中产生的企业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那么关注创业主体在创业环境中的困境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困境得以突破农民工返乡创业才会取得丰硕成果。
(一)创业意愿较强,而文化水平较低自身创业能力仍显不足的困境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大约60%的人是18~30岁80、90后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体部分[4]。从学历水平上看老一辈农民工以小学教育水平为主;而新生代农民工则达到了中学水平。从职业技术培训的普及度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36.9%已经接受职业培训,而上一代农民工仅有24.2%接受过职业培训 [5]。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这在整体上提高了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更多的打下了新生代的烙印。
与老一辈的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有了更强的自我实现意识,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低层次的打工现状,拥有更强的改变现状的冲动,对农民工创业特点的调查显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以有文化的中青年为主,创业者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6]。由此可判断农民工在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前途充满美好的憧憬,的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管理手段,这使其具备了创业的基本素质,并其有了比过去更强烈的创业愿望。
然而,创业活动要想取得成功单凭基本的创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专门的创业培训使得农民工的创业无法了解市场环境,规避风险和把握机会。让创业行为成为单纯直觉性和经验性投资,这为创业成功和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目前,虽然我国农民工的素质整体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是受到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和创业知识、技能的缺乏等因素影响,使得众多农民工在创业定向时极其盲目,并集中表现为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手段因循守旧,不懂得管理等,这直接导致了创业企业竞争力不足。
(二)缺少必要资金支持的困境
融资难早已成为制约我国小企业发展而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产生的企业,也多是小型企业,它的发展也同样将面临资金不足的制约。在管理等技术层面的缺陷是创业者可以在实践和学习中改进,而融资难却不是单靠农民工自身就可以解决的。这也导致了融资困境成为多数农村企业来无法突破的关键性壁垒,这将极大的制约创业的步伐。在此将文章将从融资来源的三个主要渠道来分析融资困境。
1.国家融资环境的固有困境
近几年,我国虽然题出了“放大扶小”的融资政策,但政府实际上还是采取“抓大放小”的经济和行政政策,为国有经济体出台了诸多的优惠政策,而在支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资金融流通通方面,却没有像国外政府那样采取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优惠政策,而对农村企业更是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融资办法。并没有真正建立可以为小企业、乡镇企业贷款服务的长效机制,这使得现实的金融生态并不利于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或提高融资能力。此外,我国在开展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时,将优质服务提供给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体,没有兼顾到了小型企业的需要。[7]央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报道中,频频传出各种各样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服务。在多年如一日的频繁报道下,反映出的是,国家很多融资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融资难依然是我国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管中窥豹众多的中小企业分布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融资尚且是难题,那么众多在中西部创业中诞生的乡镇企业融资环境也就可见一斑。
2.金融机构的固有困境
我国的主要融资机构是商业银行,其肩负着向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尤其以国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实力最强、覆盖面最广。商业银行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追求利润是是其的根本动力之一,那么理论上向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资金赚取利息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在我国的现状是,国有银行一般愿意贷款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却不愿意贷款给农民工创业。究其原因,主要是责任与权力非对称,以及我国农民工创业高风险导致的。责任与权力的非对称,首先,表现在国有银行愿意把资金带给国有经济体,甚至使资金滞留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也不愿意将其借贷给民营中小型企业。这样做即使贷款出现问题,责任在于国有企业运营不利,而闲置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的钱的风险损失也由中央银行这个国家机关兜着,这样就规避了产生坏账的风险,逃避了责任。其次,从惯例上说贷款给民营中小企业的风险本来相对就很大, 2012年CHINA HRKEY发表了《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在书中得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而集团企业也不过7至8年的远远低于欧美集团企业的40的平均寿命的结论,由此推导的我国农民工创业风险之大也就可想而知,所以银行从盈利的目的出发,它就可能会尽可避免将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基于这些原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就设置了较高的信用担保和较低的贷款限额等门槛,让很多创业行为是无法达到条件从银行获得信贷的。
3.民间融资的困境
这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解决资金问题的最后一条路了,但也是一条法律的灰色地带,是需要承担法律风险的。事实上民间融资是以在触碰我国现今法律底线和本金损失的高风险为代价谋求到的高利率,而且这样的利率肯定是成长中的乡镇企业无法长期支付的,然而它却有可能在例如一个月之内弥补企业资金上暂时的不足,使其摆脱经济困境,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有的民间融资无法满足创业长期发展的要求,其一,民间融资可提供的资金很有限;其二,所以过度依赖民间融资只能饮鸩止渴,如果以这样的融资方式来发展企业,企业未来将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倒闭;其三,内陆地区的农村和东部沿海的农村经济外部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民间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乡里乡亲,但即便有着高利润的诱惑,人们依然很难在高风险的前提下把在外打工所得的为数不多的血汗钱进行民间融资中去。
综上融资环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创业的融资环境是不容乐观的,而资金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乡镇企业而言又是招募人才,提高管理,改进设备的基础,所以只有当他们能得到在一个更好的融资环境的时候,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才可能在农村产生更多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推动农村的发展。
(三)乡镇企业前瞻性不足,缺少战略规划的困境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大多是小的乡镇企业,家族经营模式在农村企业中有着共通性[8]。首先,在创业初始阶段有着不求眼前利益、目标一致、高度凝聚力等优势,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功创业,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农村家族成员管理水平有限,在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一、权力过于集中,直系亲属比重过大等,这将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阻碍,这类企业往往会出现外来人员认同感缺失,共同发展的向心力不足的问题;二、虽然懂得放权,但又因为对企业缺乏有效控制力,致使企业的经营脱离有效的监管,导致效益下降等问题。其次,由于创业者缺乏对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在发展模式上往往会出现过度追求企业当前利益,引入高污染项目,并粗放经营,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破坏,当地形象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创业带来的不是发展,而是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破坏。
无论是管理上的缺失还是发展的失衡,这都是由于对企业缺乏前瞻性造成的,缺少对未来发展的规划直接导致了不同问题的接踵而至。
(四)创业缺少基本条件的困境
1.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的困境
2008年金融危机直接,推动了农民工还乡潮,但金融为危机已经过去,东部却出现了用工荒,由此可见08年的危机仅仅是诱发农民工返乡的直接原因,而刘易斯拐点的带来,对东部地区而言人口红利效益的消失才是根本原因。失去了廉价劳动力的东部地区必须将原有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升级或转移。然而这对于广大农民工朋友的故乡—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十分有用的创业信息和发展大环境,但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如何与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合作,利用本地相对较优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进行创业,中西部广大农村却缺少必要信息资源的支持,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工还乡创业的盲动性,并带来了极大的创业风险,致使本地的特色资源因为缺少信息找不到市场而被浪费。
2.基础设施不足的困境
加强基础设施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切实关系到农民工创业是否可以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不但早已经成为判断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更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中西部的农村运输基础设施的落后限制了农村优势资源产生经济效益[9],这使得在第二产业的乡镇企业其人力资源优势往往被原材料和产品在运输途中的费用和损耗所抵消,导致其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对于在第三产业的创业者而言,不便的交通限制了地区优势资源的辐射范围,让风景文化资源无法转换成优势的经济效益。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该地区,硒矿的储量居世界居第—位,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硒矿场,素有“世界硒都”的美誉,不但如此该地区铁矿和磷矿也十分丰富,坐拥中国四大铁矿之一的“鄂西大铁矿”和四大磷矿之一的鹤峰磷矿场,而从旅游资源上看,恩施地区有世界第一大洞——腾龙洞等高质量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别具一格的恩施土家族和苗族共生文化资源,就是这样一个由这巨大潜力的地方,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地区的资源潜力无法被挖掘并转化为相应经济效益,但自2010年铁路的建成和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极大的缩短了恩施少数民族自治州八县市与长江沿岸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时间、空间距离,这让运输成本得以大幅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同时交通的改善让当地旅游资源辐射范围更广,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动了以土家生态旅游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这都让资源优势开始得以释放转换成经济效益。[10]
3.基层政府缺少可操作的政策,管理缺失或越位的困境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党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新情况我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磋商,并提出了一系列决议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国务院一项通知中指出,政府应该为掌握了一定技能并积累了一定资金的农民工提供一个好的创业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11]。但我们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国家虽然有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大政策但农民工的家乡多为中西部地区,环境差异很大,中央实际上是很难给出具有广泛可操作性的政策,所以地方政府才是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支持的主导者,而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又很有限,这导致只有部分地方政府有能力把农民工返乡创业纳入政府的统筹规划中去进行引导,而多数地区依然没有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农村干部是最直接面对创业人群的部分,部分农镇地区的村干部领导班子文化程度不高,其自身能力难以承担起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担子。其二,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地方政府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且见效缓慢并伴随风险,如果当地没有较为独特的资源,那么地方政府是可能为避免创业风险所带来的不好政绩,人为的提高返乡创业的行政成本和门槛。同样为了更好的政绩,基层政府有可能会过度的干涉已经有较好发展势头的乡镇企业的正常运营 [12]。
企业的发展会为地方财政带来更多的资金,但企业的逐利性和农民工本身法制观念不强,使其有可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以牺牲环境和农村居民的健康为代价,乱排放污染物给当地生态带来无法补救的破坏或直接威胁到当地人的生命健康。以上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缺少必要的行政支持和监管,这都让农村创业面临行政高门槛、行政越位或者行政缺失的风险。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创业面临的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问题的集合体,包括创业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包含各种管理技术层面的问题,其中还穿插着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和资源的配置,问题的复杂性让针对单一问题提出的对策往往顾此失彼,这也决定了应对农民工创业问题的策略必须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
(一)提高农民工自身创业能力的对策
1.提供创业培训机会
政府的创业培训应该做到有针对性,要以“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设置教学内容和培训的具体内容,通过详细讲授创业过程理论,向创业者系统讲授创业所必需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商业知识、金融知识来从整体上提高农民工对创业的认识水平。而教学的内容要多涉及可操作性的真实案例的讲解,从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给创业农民工提供更多可操作性的启示。对培训的成效要予以跟踪调查,避免基层的创业培训单一的停留在形式上。
2.农民工自身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从教育水平较高的浙江杭州地区的农民工创业者调研中发现,受调者中64%左右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这相对于创业成功者所需要的创业素质相比还差很远[13]。所以如何通过学习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就成为了农民工成功创业后企业发展的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认为要提高农民工管理、技术水平有以下三个途径:
(1)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农民工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对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创业技术性问题,要积极的向培训机构寻求解答。
(2)创业时关注未来的管理压力,事先将部分创业资金有效的投入在技术、管理培训以及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引进上,将对企业的发展是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有助于提高创业的效益和竞争力、降低创业的成本。
(3)重视现代化工具的引入,在现在的农民工创业实际上具备了一定的后发优势,例如现代的生产工具和计算机及其网络引入为创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管理环境和更低廉的技术培训成本,正是这种后发优势之一。[14]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与市场建立起联系,有利于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使其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克服自身技能不足的有利工具。
3.知己知彼合理选择行业,提高创业竞争力
农民工是创业的主体,政府无法代替其完成创业的方向选择,所以创业行业选择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民工就应做到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选择创业项目。
从知彼上说,农民工要在明白我国经济的大环境和市场的需求的前提下,有规划的选择创业。目前我国GDP增速放缓,而东都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已经成为过去,导致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升级和转移,这样的大背景为拥有相对廉价劳动力的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接力提供了可能。
从知己上说,农民工了解经济大环境,还不足以帮助其选择出一个由发展潜力的投资方向,而了解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创业方向的正确选择。农民工在创业时要具体分析当地农村又有那些优势人力、矿产、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并积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本地政府对农村创业是否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之后再做出创业或不创业、或在什么方向上进行创业的决定。
(二)针对资金不足问题的对策
农民工在城市的打工生涯使其有了一定量的资金积累,然而这对于农村创业的需要却是远远不够的,而单靠其本身又很难克服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政府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将成为主角。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应该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努力为国家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全方面多层次的良性融资环境,推动农村创业中产生的企业良性的自然淘汰,让充足的资金流入那些有较好发展农民工创业项目上,这才是国家金融政策对农民工创业应该起到的的作用。
1.建立合理透明的乡镇企业信用考核体系和创业项目风险调查
这是国家以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环境的前提。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家、金融机构和其它提供资金来源的主体可以通过一个常态化的考核机制分辨出哪些企业和哪些项目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而哪些企业或创业项目是无法挽回的。而只有在政府的构建和企业的广泛参与监督下才可能建立一个公平且最大范围的考评体系,才能让资金流入真正需要而且可以产生效益的创业项目中去,并能为返乡创业的后来者提供一个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46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