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以来梅汛期长江中下游强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2024-07-26 14:39: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人口密集区,其降水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梅汛期作为该地区主要的降水时段,其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一直是气象学和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99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为该地区的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参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1990年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驱动机制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1. 主要内容
1.收集和整理199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定义为每年6月1日至7月10日)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数据,以及同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季风指数等相关资料。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199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关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包括逐日降水量、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测值,并进行必要的插值和格点化处理。
2.强降水事件定义与识别:采用百分位法或固定阈值法定义长江中下游地区梅汛期强降水事件。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化分析:相较于以往研究多关注月尺度或季节尺度的降水变化,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更为精细的日尺度强降水事件,以期更准确地刻画梅汛期强降水的变化特征和规律。
2.多指标综合评估:本研究将综合考虑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多个指标,以构建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从而更深入地揭示梅汛期强降水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潜在风险。
3.结合多源数据与方法:本研究将综合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再分析资料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并结合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以期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梅汛期强降水变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燕, 智协飞, 冉令坤, 等. 近60a中国梅雨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水科学进展, 2019, 30(5): 623-634.
2. 王欢, 周天军, 杨修群, 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 气象, 2020, 46(1): 56-66.
3. 陈海山, 濮梅娟, 王黎娟. 近57a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13(4): 355-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