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浅析金融发展对政策激励效果的调节作用毕业论文

 2020-03-08 10:12:34  

摘 要

虽然现有文献对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很少同时考察这种两种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没有关注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创新激励效果的调节作用。本文同时考察了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特别是分析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政策有效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当前我国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的挤出效应大于挤入效应,整体效应为负;(2)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确定性的推动作用;(3)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的创新激励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地方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果就越好,在政府补贴整体效应为负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有助于缓解政府补贴的负面影响,当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整体效应将会由负转正。

关键词:政府补贴;金融发展;企业研发投入;调节作用

Abstract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has done empirical studies on Governmental Subsidy and how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ffects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However, these studies rarely examine the synchronous impact of both factors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let alone focus on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incentive result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Subsidy.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our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synchronous impact of both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especially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Subsidy policies. As a result, we confirm that (1) At present in China, the crowding-out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Ramp;D is greater than the crowding- in effect, which results in negative overall effect.(2)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surely contributes to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s Ramp;D investment.(3)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ncentive result of government subsidy.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loc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better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to the enterprise’s Ramp;D investment. In the case that government subsidies have negative overall effect, Financial Development helps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Furthermore, when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creases to a certain level, the overall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y to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vestment would become positive..

Key words: Governmental Subsidy;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rms’ Ramp;D Investment; Promotion Effect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内容 3

第2章 文献综述 4

2.1 企业创新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4

2.2 政府补贴政策 5

2.3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 6

第3章 政府补贴与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7

3.1 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7

3.1.1 政府干预理论分析 7

3.1.2信号传递理论分析 8

3.1.3 资源基础理论分析 9

3.2 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10

3.3 政府补贴与金融发展的交互作用 11

第4章 实证研究 13

4.1研究假设 13

4.2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13

4.3实证分析和结果 15

4.3.1稳定性检验 15

4.3.2模型选择 15

4.3.3分析结果 17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8

5.1 研究结论 18

5.2 政策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均GDP维持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水平。如何维持经济发展持续上行的态势是国家后续战略规划的关键所在。其中,创新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创新驱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进入“十三五”阶段以来,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尤为显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为了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由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再到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国家层面的全面支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大经济、科技研发投入,最终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实现的源泉正是创新,而企业在创新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加大企业创新力度是又一关键所在。企业创新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性,因此企业创新需要持续的长期研发资金投入即企业研发投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了从第一步到第二步的十年间,研究与试验发展(Ramp;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从2.5%达到2.8%。从图1-1中可以看出自2011年以来Ramp;D的投入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6年我国的研发投入已经达到了1.55万亿元。

图1.1 Ramp;D经费支出

基于这一背景下,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中,有很多关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文献将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与企业创新程度相联系。虽然现有文献对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做了大量实证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很少同时考察这种两种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没有关注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政府补贴创新具有激励效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下,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金融发展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基于以上的考虑,本文同时考察了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特别是分析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政策有效性的调节作用。本文在实证研究中,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Ramp;D投入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1.2 研究意义

创新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企业寻求创新离不开资金,企业创新资金可以分为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外部资金的来源有很多,除了政府补贴之外,企业外部资金主要由外部金融体系的融资构成。而外部金融体系与金融发展联系紧密。考虑以上的情况,有必要将政府补贴与金融发展联系起来共同考虑这两者对企业创新的研究。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金的完善和知识技术的支持实现创新,这是研究企业创新的主要切入口之一。在与内部创新相对应的外部创新的研究,很少有将政府补贴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也很少有关于金融发展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成果。

综合之前的研究,本文从政府补贴与金融发展出发,同时考察两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特别是分析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政策有效性的调节作用。在企业创新方面,企业研发投入(Ramp;D)作为最重要的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选择其作为判断企业创新指数的指标。在理论上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再结合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在金融发展方面,根据全国不同省市的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其中的部分指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依据。本研究再在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政府补贴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存在的效应差异。

在现实层面上,在企业创新日趋火热的今天,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不同的补贴政策。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不同地区结合自身情况,考察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规划的政府补贴政策,以期达到最佳的企业创新扶持效果。

1.3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和政府补贴这两个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围绕这个主题,本文首先基于广义金融创新的含义,介绍了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再从中选取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两个因素,分析了两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后续分析的重点是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通过实证检验研究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五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具体来说,主要分文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企业创新的内在含义,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的联系。

第三部分为理论机制研究,分别分析了政府补贴和金融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两者共同的交互作用。

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模型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显著,且两者具有交互作用。

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创新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912年,在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新”一词被首次引入经济发展领域。新的经济发展理论被创立,这种全新的理论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经济学界。在当时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试图改变这种状况,熊彼特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破坏性创造”,即通过创新理论,让经济景气起来、企业提升竞争力。熊彼特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通过将新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条件以产生“新组合”。第二,企业家精神。企业是实现“新组合”的组织,而企业家就是实现这种组合基本职能的人。这里的企业家并不止独立的生意人、企业主,所有能实现创新职能的并具备独到眼光、胆识、和组织能力的经理人都可以被视作企业家。第三,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创新引起的两次浪潮引发经济周期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阶段的交替运动。创新是突发并且间断性的,所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动态分析。第四,创新是创造性毁灭。在竞争的世界中,创新既代表着创造又是毁灭。新组合的出现意味着旧组合的消亡,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会在创新的过程中被淘汰,其生产要素、人员设备将重新进行新的生产体系。第五,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创新。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是从创新到模仿再到的创新过程,这也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和影响机制。根据现有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魏江、许庆瑞(2002)认为企业创新能力可以从五个方面作出评价,其中就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和企业研发投入能力。评价的意图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企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更快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李冲(2015)、唐跃军(2014)等认为企业性质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企业性质主要受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影响。规模效应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在企业融资能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民营企业的创新速度和效率较高。

池仁勇(2003)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有效率的。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不同,外资企业和小企业的效率最高。各因素中有显著影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方式、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性,然而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程度和政府补贴的影响不显著。

水常清(2005)认为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间文化的差异是造成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同表现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探究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中,要重视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创新文化。

2.2 政府补贴政策

政府影响作为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对企业创新存在着推动作用。Mahmood and Rufin(2005)认为我们在考虑政府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时,政府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各不相同。当一个国家远离技术前沿时,政府可以通过集中经济和政治控制刺激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接近技术前沿,政府的角色必须发生相当大的变化,政治和经济自由是必要的。此外,国内企业集团可以替代政府干预,跨国公司可以作为补充。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层面的创新投入和产出都受政府补贴的影响。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的效应主要有激励效应、挤出效应以及激励与挤出并存这三大方面。

在激励效应上,Czarnitzki(2004)认为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中起到了杠杆作用,通过政府补贴,可以减少企业在研发投入过程中的投资风险,促进开展技术创新,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Nola(2010)根据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政府补贴政策,研究发现企业新产品创新活动的开展可由政府补贴支助。王遂昆、郝继伟(2014)分析了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王维(2014)等发现专利数量也受政府补贴影响,呈正相关。

在挤出效应上,政府补贴的存在挤出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投入。彭熠和胡剑锋(2009)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并没有促进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营业绩效提升,反而带来了消极影响。吴成颂(2015)认为制造企业由于受政治关联,其企业创新绩效的上升受到了抑制。

在激励与挤出并存上,政府补贴对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存在双重性。政府补贴通过减少企业Ramp;D外部性,降低研发过程中的成本,并减少融资层面的约束,从而影响研发投入。Hussinger (2008)、 Oliviero(2011)通过对德国制造业创新公司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梁彤缨(2016)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税式支出、政府补贴与企业资金筹集都正相关。赵康生和谢识予(2017)选取了企业和环境作为指标研究发现了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Ramp;D投入。武咸云(2016)等提出了政府补贴存在临界点,低于临界点补贴强度可 以促进企业Ramp;D投入,而高于临界点会挤出企业Ramp;D投入。同时,企业的寻租行为也增强了政府补贴的杠杆效应。

2.3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是指通过扩大金融交易规模和金融产业化所带来的金融层面效率的持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会对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产生影响,而外部融资环境可以影响外部融资的可得性和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Bhagat and Welch(1995)研究发现企业投资受到外部融资可得性的约束,这是由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创新带来的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使得这种约束更为强化。政府补贴传递出一种讯号,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好的融资能力,但仅依靠政府补贴的融资水平显然是不够的。

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持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平台。Saiyid和 Mozumdar(2007)研究发现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的欧美国家,其企业具有更强的外部融资能力,能更好的开展技术创新。朱欢(2010)分析了我国内地31省市的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出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受银行贷款规模的影响。解维敏等认为企业的融资约束可以通过银行业不断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得到缓解。

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主要受金融结构、银行业市场化水平、证券市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谢军(2014)等研究发现区域不同的金融发展程度会对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融资约束产生影响,而金融发展和政府补贴都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所以本文选取上市A股公司的数据作为评价金融发展水平的依据,进而实证分析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

第3章 政府补贴与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本章主要通过从政府补贴和金融发展两个因素入手,分别分析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选取企业Ramp;D投入这一指标用于衡量企业创新程度。通过上述的分析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梳理思路,并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通过影响机制的分析到实证分析的检验,研究金融发展对政府补贴政策的调节作用。

3.1 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在全球竞争化日趋激烈的今天,除了企业自身寻求创新突破之外,政府如何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也是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企业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最终攫取更多利润。本章主要分析政府补贴影响研发投入的路径,目前得到多数认可的理论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从市场失灵角度分析政府干预程度;二是研究政府补贴穿提出的有关资源信息的信息传递理论;三是基于战略管理学分析企业在Ramp;D投入中的资源配置。

3.1.1 政府干预理论分析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中指出成本分为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收益分为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私人与社会两两不一致造成了社会成本的增加和低效率的社会资源配置。这导致外部性的出现,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造成影响却没有对这种影响作出及时补偿。企业通过创新研发出新组合新产品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即存在一部分“搭便车者”能从中获得收益。从庇古的理论出发,企业创新的正外部性表现在企业通过大量投入研发的新组合能被社会以较低的成本利用,而企业无法获得创新带来的全部收益。创新的过程是“创新-模仿-创新”,对于企业创新主体而言,其创新成果可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对比其投入的大量资金,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难以维持。同时,企业创新活动会引发市场失灵。技术创新行为的外部性特征造成的市场失灵会抑制同行业继续创新的主动性。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无法完全由市场控制,政府有必要干预企业创新市场失灵,否则这会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发挥功能和创新的低收益、低效率。

政府干预理论的主要思想有亚当·斯密的政府“看不见的手”理论、凯恩斯的宏观国家干预理论和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干预思想。“看不见的手”理论展示的是一个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每个参与市场的人都是理性人,每个理性人的经济活动都是自利的。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不应该对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给予过多干预,否则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出现。凯恩斯作为新自由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具有重商主义色彩的国家干预政策,这种政策主张以国家干预和相关政策代替经济自由主义,从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国家干预主要表现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公共消费支出和公共投资。凯恩斯认为只有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才能使资本主义国家摆脱长久以来的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干预思想的基础是信息不完全,他认为只有在在完全竞争市场、信息完全的条件下,市场才有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不再局限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因此政府干预存在广阔的潜在空间,除了制定有关法规、政府再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干预应该有更多的形式和空间以弥补市场失灵。

3.1.2信号传递理论分析

信号理论主要由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两方面构成。信号传递是指由可观察的行为传达有关产品价值或质量等的确切信息,信号甄别是在不同的合同中筛选实际信息。实际上,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都是不利选择模型的特殊例子,更准确地说,这是两种类似的方法来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信号理论正在有关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研究中大放异彩,它具有不一样的研究切入点和广泛的应用空间。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