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变道•南京浦口火车站周边景观更新设计文献综述
2020-03-10 17:45:04
目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着多重矛盾。现代城市处于一种建设与衰败、更新与替代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人们通常以追求场地的价值,即土地的经济价值为目的,对于缺少利益回报,又要额外承担保护义务的历史文化老街区,其更新的难度就更大了。不是形式上的建造恢复,就是毫无生机的千篇一律或者干脆听之任之,将其摧毁。然而富有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对城市来说,是感知城市传统风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城市成长历史的见证。
此次设计将拔高该地的高度,使其与南京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列,并在地图上形成一个旅游线路序列。
浦口火车站地区集铁路交通系统、滨江港区、文保建筑于一体,随着原有职能的消失转移而逐渐衰败。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当深厚,且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传承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对其进行功能结构的转换和景观改造。然而在这种历史文化保护的方面,并不应该只重外在形式而不考虑其可行性或者说只是一个摆设品,要使得其能持续发展下去,最主要的就是符合其定位,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因素,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
在设计浦口火车站景观改造时结合场地的现状,从城市更新、生态保护和遗产保护三个方面入手,来划定设计的范围。力求在功能上因地制宜,将老年人寓所、工业遗产景观、民国商业街等相整合,从环境优化改造入手逐渐深入完善,以期建立和谐生态的后工业文化景观带并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自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当年熙熙攘攘的客运站已然沦为不为人关注的货运场,其交通运输功能已基本丧失。自2004年火车站停运至今,对其进行保护还是摧毁这个问题已摆在人们的眼前。
规划范围内现状以生活居住和对外交通用地为主,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居住环境亟待改善。部分铁路设施废弃后对风貌、环境、交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用地范围内建筑可分为四个层次:1920年代以前、1920-1949年代、1949-1970年代、1970-1990年代。其中以南京北站为中心成片分布着一些文保单位和反映民国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风貌。根据建筑的年代、外观、环境等情况将建筑质量分类,划分出应当保留、调整改造和拆除的区域。而该区人口呈现老龄化,青壮年都外出工作,留下老人和小孩,设计将打造一个老年人公寓或是疗养区。
通过对用地进行保护、更新、利用和继承来进行合理的景观整合设计以减少铁路系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主要是针对火车站及大马路沿街等文保建筑,采取#8220;整旧如旧#8221;的手法恢复其在民国时期繁荣的景象。更新则是将用地范围内的景观元素、历史文脉进行梳理,协调统一于整体,体现该区域的地区肌理和特色。再则是对用地范围内废弃的资源,如废弃的铁轨,进行资源利用,将其改造成特色景观。另外由于该地历史悠久、文化沉淀非常深厚,改造时需要继承城市文脉、城市记忆。而城市文化的可持续性在于个性化的表达和城市记忆的延续。对于具有民国特色的浦口火车站地区,民国文化的体现是非常明确的,且周围的码头也十分有意义,属于工业遗产,设计这部分时需将工业遗产、民国特色、滨江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火车站地区的改造,主要从三部分来进行:
首先民国文化区;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周边建筑群采取保护性改造,即前面所提及的#8220;整旧如旧#8221;,再现当时繁荣景象。如将雨廊连至码头,形成一个整体;对火车站进行功能的转换,作为特色博物馆。站前广场空间比较大,由于人流量减少,其空间需求就相对减弱,可对其进行恢复性的改造,在广场的周围建立通透性的多功能路障,并以广场地表等大地艺术手段来增加层次感和面积对比,表现城市的肌理。旁边的雨廊可恢复与码头的联系,并在其廊中刻民国事件等历史,月台部分则通过空间穿插的方式与道路相联系。废弃铁路部分的处理则是将其与周围形成联系,做成一条铁路景观带,铺以木栈道,或是做成广场等,突出铁轨和枕木等景观元素。
其次是码头区的环境改造,该区域内有许多工业遗留设施,可对其加以利用,将其作为景观雕塑,形成标志性建筑物。从造型、材质上加强与周边环境的对比,使其形成后工业时代特点。周围的仓储用地改造为居住区或是创意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