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的交互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0-03-16 13:51: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翻开影子银行的“罪恶史”,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影子银行”就是始作俑者。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国内对影子银行的研究不断。对我国而言,影子银行问题大概始于2009年,也就是“影子银行”概念诞生两年后。这里有一个显著的背景,那就是在“四万亿计划”之下,长期的金融抑制及监管体系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和扭曲,几年内金融体系便催生了广泛的影子银行活动。我国的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猛,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通过结构安排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引起了业界对此的担忧和猜忌。
事实上,影子银行并非百无是处。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产生是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影子银行最大的“功劳”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融资与银行融资之间的巨大缺口,填补了现有银行体系业务的一些空白,满足了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民营企业等融资主体的现实需求,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等方面也起了积极作用。有时候,它往往是中小企业和低收入消费者的唯一融资手段。影子银行了的兴起打破了中国的金融抑制局面,解决了部分企业融资需求。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影子银行提供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支持,这是不争的事实。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首先的是数据的整理,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章的参阅发现,国内影子银行体系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1.信托,信托公司收取客户资金,由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进行投资。2.委托贷款,委托贷款与信托贷款类似,但委托人具体明确了资金的使用用途。3.银行承兑汇票,公司发行的并由商业银行提供担保的短期债务工具,一般用于商业交易。4.理财产品,规避控制存款利率上限的创新方式。5.其他金融机构,包括融资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和金融租赁。6.民间集资。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月度社会融资增量来衡量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影子银行变量。对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主要选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其中的两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采用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央行公布的贴现率指标一定时期是固定的,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可近似反映再贴现率,所以本文采用市场上银行同业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再贴现率指标。
本文基于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的交互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建立s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形成脉冲响应函数,观察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影子银行的冲击方向和效果,若发现,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影子银行具有正向冲击作用,这也说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反而促进了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二是对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的方差分解,并只取影子银行对二者的贡献度。主要从当期效应来看,观察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若影响大,则贡献率高。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8年3.30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2018年5.1之前完成论文初稿
(3)2018年5.16之前完成论文修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01]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1):35.43.
[02]paul.mccully. teton refleetions[r]. pimco global central bankfocus,september,2007.
[03]paul tucker.shadow banking, financing market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r].http://www.bankofengland.co.uk/publications/documents/speeches/2010/speech20.pdf,january,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