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星城4号楼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2020-02-10 23: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成功完成毕业设计是达到一名合格的工程力学本科毕业生的重要环节。其不仅是对我们综合知识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更是对我专业理论知识的再积累、科学研究基本功的再训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再巩固。通过毕业设计,我可以将四年所学习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将其投入运用到毕业设计所呈现的相关实际背景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论性学习、更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珍贵的体验与实践。毕业设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与传授下,可以减少在思考和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在犯错之后老师也能及时订正传授正确的知识及思路,有效的增加了学生对于完成毕业设计的信心,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熟悉并运用相关设计规范、手册以及相应软件的能力,对更高层次的知识层面的探索及尝试。毕业设计是结束大学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是我们对今后工作内容及相关领域的探索和把握,只有用认真积极的态度和踏实务实的作风才能顺利地完成本次毕业设计。
2)国内现状:中国混凝土预制件的发展约有6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较为曲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前苏联建筑工业化的影响下,我国混凝土预制件开始生产发展,但是过程比较缓慢。第二阶段: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混凝土预制件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很多大型混凝土预制件厂家,预制构件的市场开始形成。第三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混凝土预制件的发展繁荣直至达到顶峰。第四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企业厂家无利可图,公司已无法维持,转向小型城镇化构件厂生产,1999年至今,由于一些城市相继下令禁止使用预制空心楼板,一律改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又给预制构件行业以沉重的打击,混凝土预制件行业遭遇生存危机。
3)国外现状:混凝土预制件和钢筋混凝土几乎是同时起步发展的,国外混凝土预制件快速发展是在半世纪前,其中在世界第二次大战后,国外的混凝土预制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1960):战争及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对欧洲的住房供应产生了极大地冲击,同时也为国外的混凝土预制件的发展打下了埋下了种子。第二阶段(1960-1973):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国外对于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美观程度、舒适性等。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相关行业的工人大量短缺也正好对建筑构件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混凝土预制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三阶段(1973-至今):欧美遭遇住宅危机,建筑行业发展缓慢,很多预制大厂都无法盈利甚至倒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钢筋桁架式叠合楼板的发明再次使得混凝土预制板得到发展,并一直广泛使用至今。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
熟悉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主要设计要素,掌握结构体系选择、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柱和梁截面确定、荷载统计等基本概念;对结构在风、地震及重力作用下的内力进行分析及荷载效应组合,完成主要结构构件的设计,并要求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及结构平面、基础、楼梯以及主要构件(梁、柱、节点连接等)施工图设计(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或钢框架)。
(2)目标: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周 做好设计准备工作,收集有关设计资料并进行外文文献的翻译。
第2周 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3周 完成建筑施工图设计,主要绘制以下图纸:主要建筑平面图(1:100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