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行政管理 > 正文

试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人才选拔文献综述

 2020-04-02 11:23:16  

文 献 综 述

中国古代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即所谓”开科取士”。自从科举制出现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这一制度一直为各封建王朝所采用,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尽管已经被废止,但它在人才选拔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课题试图就科举制的发展史及其利弊作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现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科举制的发展史的研究

刘海峰、李兵在《中国科举史》[1]中将科举制度的发展史分成六个大的时期:一、科举考试的渊源(”命乡论秀士”:周代选举的构想;中国文明史的一项新纪元:汉代察举;州举秀才、郡举孝廉:魏晋南北朝察举);二、科举时代的开创(炀帝始建进士科:隋代科举;春风得意马蹄疾:唐代科举;兵荒马乱犹赋诗:五代科举);三、科举社会的出现(”无情如造化 至公若权衡”:北宋科举;经术治国与文学造士:南宋科举);四、科举魔力的体现(”蕃汉不同治”:辽代科举;从南北选到南北通选:金代科举;左榜与右榜:元代科举);五、科举制度的鼎盛(”非科举毋得与官”:明初科举;八股文与贡院的定型:明中期科举;”科举,天下之公”:明后期科举);六、科举命运的终结(”国家抡才大典”:清初科举;”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科举革新;”沉舟侧畔千帆过”:科举制的废止)。

二、关于科举制的研究模式的研究

1.制度史视野。国内的明清科举研究,长期停留于制度层面。或从教育制度入手,如赵子富《明代学校与科举制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183;明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刘海峰就打出了”科举的教育视角”旗帜,先后出版了《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宗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2.社会学视角。如20世纪4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就曾合作撰写过《科举与社会流动》(清华《社会科学》第4卷1期,1947)一文。60年代,何炳棣的《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明清社会史》(英文本,哥伦比亚大学,1962)、张仲礼的《中国绅士》(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正是继此而作的经典之作。

3.文化学视野。有从区域文化入手考察的,如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2期);也有从人才学角度考察的,如何炳棣《明清进士与东南人文》(《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会议论文集》,1993)、赵子富《明代学校科、举制度与学术文化的发展》(《清华大学学报》,1995年2期)、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

三、关于科举制的利弊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