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类 > 制药工程 > 正文

水飞蓟宾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毕业论文

 2020-04-08 15:03:19  

摘 要 本毕业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构建一种新型纳米给药系统,以改善水飞蓟宾生物利用度的问题。研究方法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水飞蓟宾全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后采用沉降法制备包载水飞蓟宾的MPEG-PCL纳米粒,计算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得到成品后再进行粒径测定、透射电镜观察和体外释药研究。实验结果:1.水飞蓟宾最大吸收波长为287.5nm,在2μg/ml-18μg/ml的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一次函数关系。2.最优包载条件为:药载比1:8,温度40℃,搅拌时间4h,包封率为74.06%,载药量为8.74%。3.纳米粒稳定性较好,平均粒径34.30±0.46nm。4.实验制得的纳米粒在pH7.4的偏碱环境释放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关键词 水飞蓟宾,纳米粒,沉降法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experiment is to build a new targeted nano-drug delivery system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silybin. The experiment is mainly to complet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ilybin nanoparticles, including the size, shape and release of nanoparticles. The determin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is based on laboratory conditions. First, the UV spectrophotometer scans the full wavelength of the sample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Prepare silybin MPEG-PCL nanoparticles by sedimentation after drawing the standard curve. Calculate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drug loading of nanoparticles and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fter obtaining the finished product, particle size determina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rug release in vitro.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Silybin is 287.5nm and Silybin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bance and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2μg/ml-18μg/ml.The Abs value of 0.423 was measured at a ratio of 1:8, a temperature of 40°C, and a stirring time of 4 h. From this,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calculated to be 74.06% and the drug loading was 8.74%.The experimentally prepared nanoparticles have good stability.The silibinin nanoparticle was targeted for drug release in a weakly alkaline pH environment. Key Words silybin, nanoparticle, sedimentation.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1.1水飞蓟宾 1 1.1.1水飞蓟宾的结构性质及作用 1 1.1.2水飞蓟宾生物利用度研究 1 1.2纳米载药系统 1 1.2.1 纳米载药系统的概述 1 1.2.2靶向纳米载体系统 2 1.2.3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2 1.2.4纳米载药系统的应用 2 1.3载体的应用 3 1.3.1载体PEG 3 1.3.2载体PCL 3 1.4靶向纳米给药系统 4 1.4.1靶向制剂 4 1.4.2纳米粒 4 1.5缓释制剂 5 1.5.1简介 5 1.5.2缓释制剂的优点 5 1.5.3缓释制剂释药的原理与方法 5 1.6研究课题的提出 6 1.6.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6 1.6.2主要研究内容 6 第二章水飞蓟宾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8 2.1实验仪器与材料 8 2.1.1主要实验仪器 8 2.1.2主要实验材料 8 2.2分析方法的确定 8 2.2.1确定水飞蓟宾的最大吸收波长 8 2.2.2标准曲线 9 2.3纳米粒的制备 9 2.3.1制备药物及载体母液 9 2.3.2混合及超声处理 9 2.3.3恒温搅拌 9 2.3.4离心及破乳 9 2.3.5正交试验 9 2.4紫外吸光度的检测 9 2.5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 10 2.6纳米粒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10 2.7纳米粒包封率及载药量研究 10 2.8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10 第三章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2 3.1水飞蓟宾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曲线 12 3.1.1最大吸收波长 12 3.1.2标准曲线 12 3.2不同条件下得到样品的分光度记录 13 3.3纳米粒粒径及粒径分布研究 14 3.4纳米粒包封率及载药量研究 15 3.5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16 第四章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第一章 绪论 1.1水飞蓟宾 1.1.1 水飞蓟宾的性质及作用 水飞蓟宾(SLB)是水飞蓟素的一种,由乳蓟中提炼而成的一种优秀的抗氧化剂。水飞蓟宾能稳固肝细胞膜使之维持完整,这样毒素就无法穿透细胞,并能加速合成DNA,预防肝硬化,同时具有肝癌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抑制作用,是目前世界上所知道的肝脏治疗效果最显著的类黄酮素。[1]水飞蓟宾有显著的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等引起的不同肝脏方面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医治效果,并对四氯化碳所引起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有抑制作用。水飞蓟宾通过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诱导,化学增敏,生长抑制,抗炎,抑制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和抑制侵袭和转移显示出抗增殖活性。[2] 1.1.2 水飞蓟宾生物利用度研究 庞大的多环结构和较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SLB导致其低水溶性,因此其临床作用是有限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如纳米颗粒,纳米胶束,纳米混悬剂和纳米乳剂具有以改进方式递送疏水性药物的巨大潜力。 提高SLB的功效和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水飞蓟宾纳米悬浮液,水飞蓟宾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水飞蓟宾水凝胶和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等等。[3] 1.2纳米载药系统

1.2.1 纳米载药系统的概述

纳米载药系统即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基于药物递送系统,其中药物被分散,包封和吸附在聚合物颗粒上,并且纳米颗粒的大小被限定在1和1000nm之间。纳米载药系统可以使药物在肿瘤病变体中进行一定程度的累积,医治达到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所需要剂量的药品浓度。首先纳米药物传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靶向作用,对除了病体之外的正常组织器官没有毒副作用。另一方面,良好的纳米药物传送系统可以增加疏水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和药物的载药量,并且可以保护药物在传送过程中不被降解。 由纳米载体与药物结合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纳米药物释放系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药物与载体通过共价键相结合,然后制成药物载体纳米载药系统。二是药物与载体以非共价键的方式结合,通过物理包合形成纳米粒,主要包括聚合物纳米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子,脂质体等。[4] 纳米粒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很多难溶性药物如果口服吸收的话一般是非常困难的,纳米粒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增加溶解度、将药物与载体制成复合物的形式、使用非水溶剂进行溶解等。纳米粒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形成亚稳态晶体,由此可以解决由粒度差异引起的过饱和这个问题。本实验中的水飞蓟宾也是难溶药物,纳米粒可以改善这一特性。另一方面,纳米粒的靶向和定位释药作用也很显著,纳米粒有隐形和立体稳定等特点[5],这有利于药物的靶向定位,是抗肿瘤药物的良好的载体。

1.2.2靶向纳米载体系统

目标纳米载体系统分为两种类型,被动瞄准和主动瞄准。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累积主要使因为自身在通透性和保留效应中的高性能,这是被动靶向。被动靶向能够实现的主要原理在于肿瘤组织有着较宽的血管壁空间,但是其结构不够完整,且淋巴流动不正常,这就导致比较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可以在肿瘤组织中累积并释放药物[6]。主动靶向意味着纳米载体的表面被修饰以引入可被癌细胞表面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的特异性配体或通过过表达的抗原,从而显着增加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使毒副作用降低。

1.2.3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使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制备纳米颗粒的目标是掌握纳米颗粒的尺寸并获得窄而均匀的粒度分布,从而能够减少或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纳米颗粒将聚集的不希望的现象。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药物的安全性和药物的稳定性是制药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制备纳米药物时,我们需要将生产条件和生产成本这些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根据药物和载体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载药方式,纳米粒粒径,释放特性等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纳米药物释放系统。根据纳米粒子形成机理的不同,可将制备方法分为聚合方法和分散方法。聚合方法是指通过载体材料单体的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将药物包封起来后形成纳米粒。[7]由于通常聚合反应是不完全反应,所以反应结束后通常遗留没有进行反应的单体或由副反应生产的其他聚合反应物,这些物质对人体有一些副作用,所以聚合方法在的普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因此,近年来,通过分散法制备的聚合物纳米粒获得了更为普遍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聚合反应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缺点 [8]。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