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识与行为的模型化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2020-04-08 16:48:44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和地区的发展,随着人们经济的改善和生活、文化、信息的多样化,人们对于自己所生存的城市环境以及城市设施有了新的要求,而原有的设施无论是在设计、功能、还是在规模、布局上都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怎样提高和改善环境设施以求满足新时代人们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中国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公共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城市设施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有必要导入适合人的意识与行为的系统。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进行着人的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和模型化研究。在科学的思考和数学的分析道具还不充分的时代,虽然以经验和感觉为基础人的意识与行为被模型化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从数学、经济学、社会处、心理学等领域引进了很多知识,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人的意识与行为进行模型化。
(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行人交通流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末,1958年Hankin和Wright[18]研究了伦敦地铁通道内行人交通流的速度、密度和流量的关系,并开始讨论行人流模型的建立。
1) Henderson[19-21]在70年代初提出最早的行人流宏观模型,把行人流交通类比为流体的流动来进行分析。
2)Helbing在90年代对Henderson模型进行了修正,将行人意图、期望速度和单个行人间的相互作用加以考虑,建立了一个新的宏观模型:气体动力学模型[22-23]。
3)Hoogendoom,Bovy和Daamen等于2000年建立了Simped宏观模型用于模拟特定环境下的行人[24]。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人的意识与行为模型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相关的研究内容包括:
1)以东华大学张帆教授为主,发表《日本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研究》[11],针对日本五大城市(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东京)设施的设计理念,总结其中的规律,进行公共设施的人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