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化机制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0 16:43:20  

文 献 综 述

一.前言

国际金融中心的问题对一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响。现在很多国家也都试图建立本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化机制的研究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国际金融中心理论是一个介于城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经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问题,主要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的界定、形成机理、功能类型、福利效应、政策意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国际金融中心理论以相关学科的发展为背景,相应地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至1974年,重点考察在城市形成的过程中,金融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形成阶段是从1974年至90年代初期,研究逐渐深入,并开始形成系统:20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计量工具及跨学科分析的发展,研究呈现出模型化、多视角、全面性的特点。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化机制分析

1.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Kind 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转向投资者,而且也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梁, 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专业化的国际借贷和国家之间支付服务。

饶余庆(2004)认为,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较任何其他地方更有效率的都市,他还分别从目的论、地理学和历史的角度给出了比较完整的金融中心的定义。

2.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

Porteous(1995,1999)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中介服务、技术溢出、社会机构及文化因素是金融部门中的聚集经济因子,并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解释金融活动聚集在特定区域的原因,并重点强调了信息流的作用,认为国际金融发展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生性、信息腹地、不对称信息、国际依附性和路径依赖来解释,通过研究一系列强而有力的计量工具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明和解释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比如,”信息外在性”和”路径依赖”能有效地解释为何某国际金融中心能长久地在区内维持优势, 而”不对称信息”理论和”信息腹地论”则能解释为何国际金融中心会被替代甚或削弱。

赵晓斌等(2002)将信息腹地理论引用到地理经济学领域来分析中国金融的发展。吴景平(2005)从多维的角度对上世纪上海二三十年代作为近代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状况进行了细致分析。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涉猎这方面的研究,例如王力和黄育华(2004)、黄解宇和杨再斌(2006)和上财金融中心(2008)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还有许多学者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某一个方面也进行了论述,例如,张幼文(2003)和潘英丽(2003)等。

3.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