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与伦铜期货价差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0 16:43:34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和生产国。然而我国铜资源存在结构性缺陷,国内精铜供给无法满足需求,2007年我国精炼铜产量达349.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31%,精铜消费462.1万吨,占全球铜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25.46%,随着近年来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铜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内铜精矿自给率由1995年的80%下降到2007年的23%左右,自产铜精矿不能满足需求,需大量进口。因此,铜价尤其是国际铜价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在金属铜的国际定价过程中,期货市场作为铜市场体系的核心,其价格发现、风险规避、促进资源配置与商品流通等基本功能将在我国铜的供给和消费,生产与经营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国内外主要期货市场主要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以下简称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以下简称SHF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LME是世界首要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LME每天都公布一系列官方价格,这些价格在业内被作为金属实货合同定价的依据。SHFE是依照有关法规设立的,履行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责,受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并按照其章程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目前,SHFE已成为紧随伦敦金属交易所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期铜交易市场,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上可见,沪铜与伦铜期货价差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就极有必要。
沪铜与伦铜期货价差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深,我国企业跨市套利行为逐年增多,而中国跨市套利的力量主要即在于各个铜企业,一般而言,期货市场的套利行为主要是价差套利,故该研究首先将为跨市套利等行为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而套利行为又将推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不同期货合约价格之间合理价差的形成,有助于市场流动性提高,促进沪铜市场有效性增强与效率提高。高效率的期货市场将有利于相关企业锁定生产成本、明确经营利润、降低流通费用、稳定产销关系,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理论指引;同时推动我国铜产品现货市场的完善、强化铜商品国际价格形成的主导权、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政策依据;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体系的完善。
因而,本文将对伦铜与沪铜期货价差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找出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文 献 综 述
期货价格是期货市场的核心,是期货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对期货市场价格规律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SHFE成为仅次于LME的全球第二大铜交易市场,关于这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以及价格发现功能也成了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话题,大量学者对LME与SHFE期铜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2.1 相关研究方法
目前国外大量学者提出了检验期货市场价格关系的模型,尤其协整等时间序列理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期货研究的相关进程。
Dickey,Fuller(1979,1981)[1] [2]提出单位根(非平稳性)假设的检验法即积分过程的检验方法(DF检验)与排除了自相关的影响的ADF检验方法。Engle,Granger(1987)[3提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方法EG两步法,基本上解决了价格序列中存在的非平稳问题。但是基于最小方差方法的EG两步法只能处理一种协整关系的情况,缺乏对参数的严格推断。之后S.Johansen(1988,1991)[4][5]用序贯检验和极大似然估计推导出协整检验以及参数检验的统计推断工具。 Engle(2002)[6]又提出了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对动态方差、协方差和相关性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