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机械机电类 > 工业工程 > 正文

基于企业调研的工业工程培养方案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3 15:28:02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世界上公认的、能杜绝各种浪费,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边缘学科。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工业工程研究,目前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达154所。由于开办历史较短,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内容及方法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相应更新。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因此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任务,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服务于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高等教育的新的思想和新的实践及其相互的转化都要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变化发展才能得以完成。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理论及实践都绕不开的基本问题。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知识和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益突出。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知识的国际共享和人才的国际流动是必然的趋势。为适应时代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国际化是高教改革的当务之急。人才培养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模式是对具体实践的简化、概括和抽象。因此,要准确把握和认识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首先做到对人才培养活动本身所涉及的因素、过程、环节及其关系有完整全面的理解,其次是要将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基于就业视角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懂技术的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社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形势,各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生成才与就业压力。所以,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视角,以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为指导,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四个要素构成。本文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结果与学生、高校教师与企业用人单位三方期望之间存在差距,且不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本文尝试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系统论和模式论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来把握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的因素、过程、环节之间的关系,从模式论的角度来实现对人才培养实践原型的抽象、概括和简化,从而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了一般的模式,勾画了其结构,划分了其层次和类型,分析了其要素和关系,以达到对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深入系统的理论认识,为认识其生动变化的实践建立理论基础。国际化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一场席卷一切的运动,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概莫能外。通过分析总结学者们的观点,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就会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高教资源国际间优化配置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实践活动或机制,它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涉及到高教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是一场有重点、有步骤的整体推进的运动。本文提出的基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包括:隐性就业能力和显性就业能力。显性能力包括两个维度:岗位管理能力、人际管理能力;隐性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自我管理能力、冒险创新能力、运筹能力和任务管理能力。

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广泛,本文提出工业工程专业的优化技能教学应该以实践与应用为主,理论教学服务于应用教学。主要围绕优化模型的建模技巧、应用软件教学和解决专业案例等方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根据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构造了基于核心能力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工业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构想,探寻实现的方法和模式。

针对目前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滞后于理论教学的情况,我们对国内外大学具有影响的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进行了网上调查,对各学校工业工程本科教育的专业计划、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大学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比例以及课程时数等方面的异同。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过程和环节国际化的措施从国外工业工程的发展史以及国内工业工程的现状考虑,结合企事业单位对工业工程人才需求的调研结果,总结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现状,通过对比,分析了我国工业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指出高等教育对IE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足之处。从培养IE专业复合型人才出发,结合实际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等方面探讨了IE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的策略,构造基于核心能力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对工业工程专业定位的思路充分考虑学校资源与企业优势的互补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于既懂得工程技术,又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由此合理确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及实践教学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