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类直播产品的分析和优化文献综述
2020-04-14 14:53:07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互联网快速普及,网络直播市场飞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2月份,我国直播APP市场渗透率达到21.4%,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且还在持续增加。2018年我国网络直播市场规模高达664.8亿元,相比2017年的432.2亿元,同比增长53.8%,预计2019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高达872.6亿元。网络直播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网络直播主要分为秀场直播、游戏直播、泛娱乐直播三大类,泛娱乐直播的市场渗透率较高,秀场直播的用户群体增长较为稳定,游戏直播的用户黏贴度较好。随着用户红利的消退,在线直播行业规模增长趋于稳定,行业发展回归理性,直播行业再度面临洗牌。尤其娱乐类直播劣势明显,美女经济缺乏新意,直播天花板明显,内容同质化严重,留存下降等等将加速行业洗牌。
2018年以来,移动直播用户规模趋于稳定,日均使用时间有所上升,随着直播内容的监管提升,凭借低级趣味博人眼球的直播平台纷纷下架整改,各大直播平台专心深耕内容,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明显提升。直播产业生态链日益完善,拓展优质内容,添加更多互动性玩法,渗入到更多应用场景中,整个内容供给,平台运营模块趋于成熟。
在此背景下,娱乐类直播行业重新洗牌将成为必然,仅仅依靠“吸睛”内容刷流量已经无法黏贴用户,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还需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保证产品内容质量,细分市场,吸引不同领域的用户,向差异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此前,曹开研对视频直播网站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分析[1],许向东对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治理困境及应对策略有一个整体的叙述[2],李敏[3]、周葆华[4]、丁家佳[5]、王玉娟[6]、田洁[7]对用户特征、影响因素和用户行为等作出了相应的用户模型研究,刘岩针对娱乐类移动视频直播热门内容的特点及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在娱乐类移动视频直播内容生产过程中应该强化直播内容的移动性,扩展直播场景;提高用户生产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的融合度,创新生产模式;加强技术性,引入VR直播[8],马晨[9]、王佳琪[10]、白镇源[11]、甘利[12]、艾小雅[13]对平台内容模式,用户打赏机制和盈利模式上进行了相对应的研究,Shih-Chih Chen,David C. Yen,Mark I. Hwang提出了Web 2.0用户满意度和持续意愿随社会因素变化的因果模型[14],Oren Smilansky认为直播视频对营销的潜在价值巨大,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参与独特的独家体验[15],Patricia Maloney扩展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了解参与这些网站的人如何产生情感能量[16],这对研究用户画像和商业变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对娱乐类直播产品系统性的展开分析和研究,提出可行性的优化方案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1研究的基本内容
1.互联网直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分析直播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直播政策要求,把握直播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