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5:59:27  

1.目的及意义

1.我国PPP模式发展概况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于1995年引入我国,经过数十年探索与发展,2014-2017年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2018年进行了深度调整。近日,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国PPP融资模式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将有效促进2019年PPP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PPP模式现已广泛涉及交通、市政、能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城镇综合开发保障性安居工程、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养老 、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项目,截至 2019年1月31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总数8733个,入库项目资金达166,046.41亿元,其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镇综合开发及教育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项目数量分别为3415、1248、838、557、421项。

2.PPP融资模式概念简述

PPP融资模式涉及对象广泛、参与方复杂、资金规模大、投资领域广、项目期限长、风险因素多,关于PPP融资模式的定义,历来专家学者们的观点也略有差异。纪彦军(2007)认为 PPP融资模式是一类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当政府公共部门与任何经济形式的私营企业合作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融资模式时,都可称为PPP 融资模式。贾云岭(2018)认为PPP模式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二是合作的目标是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包括提供基础设施;三是提高效率,实现共赢;四是风险分担。并定义PPP融资模式是公共部门为了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而与具有充足资本和融资能力的各类盈利性企业建立的制度化合作关系。陈建国(2019)认为PPP融资模式的理解可分为两个方面,广义的 PPP 模式,主要是指公共部门以及私人财产部门合作投资的关系,其可分为BT模式、BOO模式、TOT模式、BOT模式等。狭义的 PPP模式主要指的是,为了有效弥补BOT模式和PFI模式的不足而研究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综上,笔者认为PPP融资模式可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针对公共设施或服务项目形成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创新性的公私合作模式。

3.PPP模式融资风险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国外PPP模式经过长足发展,对其中的风险研究分析,已形成较为完备理论研究基础。Li Bing(2005)基于PPP项目风险提出元化分类方法,主要包括:(1)宏观程度风险,即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的风险;(2)中观程度风险,即与项目完成情况相关的风险;(3)微观程度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管理中由于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存在的固有差异,导致采购过程中股东关系风险。Martinus(2006)认为PPP模式下的风险主要分为政策风险、建设风险、运营及维护风险、法律及合同风险、收入风险、金融风险以及不可抗力等。

国内专家学者基于国外前期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PPP风险指标及风险分担也展开了大量研究。柯永建(2005)认为其风险分类主要有政治风险、建造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市场收益、财经风险及其他相关风险。李永强(2005)等从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的角度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通过博弈论对PPP项目的实施展开探讨。霍丽伟(2010)认为PPP融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法律及合同风险、金融风险、市场及运营风险这五类。彭桃花(2017)认为PPP融资模式的风险可分为政策风险、汇率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