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及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6:00:06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科技进步、促进就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向大公司(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同时向这些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与传统融资模式不同的是,供应链金融能使银行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管理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并将其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建立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有利于分析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有利于银行等供应链金融参与者建立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并利用其进行预测,并从供应链角度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建议。本次论文不同于传统金融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而是试图从银行、核心企业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去度量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并尽量减少采用主观评价方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首先,供应链金融的出现要早于供应链管理,Busch J.(2016)指出西方曾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保理”产品,用来解决供应商的资金流动性问题。19世纪前,“存货融资”已经被广泛使用。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探索研究开始较早,并由Allenberger(2004)最早提出了供应链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应用,Michael Lamoureux(2007)将供应链金融在功能上定义为核心企业为主导,对资金成本与可得性进行系统性优化的过程。国内学者则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较多,陈祥锋、朱道立(2005)将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分为:资本流通、资产流通和综合模式三种,冯耕中(2007)根据抵质押物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基于权利质押和基于动产质押两种融资模式。余薇(2014)认为中小企业通过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网贷平台众筹融资等方式,可以补充传统的银行信贷金融服务。姜超冯(2015)从供应链中的业务和物流的角度出发认为供应链金融将会从单一的信用担保向实物担保方向发展,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将集商贸物流、资金、信息一体化。
对于供应链金融环境下,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问题,Supervision C B.(2016)指出,供应链金融服务虽然有助于降低银行面临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但是其信用风险仍然是其融资时面临的最大威胁。范黎波(2014)在构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时,主要考虑了企业的行业状况、中小企业的自身水平、核心企业实力、融资产品情况和双方的合作关系。刘艳春(2016)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供应链的运营能力,并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向结合的方式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衡量。邓爱民等(2015)及牛慧等(2017)选取中小企业为样本,在构建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时,先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反映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因子,然后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企业信用风险。储雪俭等(2018)运用熵权——Topisis模型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排序。H Erandi, S Peter(2017)运用了价格网络分析法(ANP)确定了企业信用等级,为企业信用风险评分。Naoyuki Yoshio(2017)通过设计信用评级方法,对伊朗一家银行的1363个中小企业客户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价其信用等级。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目标
本次研究将从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出发,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困难,并主要分析其信用风险问题。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国内外学者选用的研究方法及模型进行总结分析。然后,选取新三板上上市的中小企业和在深交所与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核心企业,通过“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收集其财务数据,并通过公司年报和信用评估机构获得其非财务数据。并保证两点:一是所收集的中小企业和其中一家核心企业之间存在实际贸易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二是假设当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问题时,会与核心企业共同信用捆绑向银行申请供应链金融业务。选取2017和2018年间的数据,并最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充足性。接下来,利用统计建模的方法,主要选择因子分析和Logistic族回归模型,选择好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其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最终,根据模型并结合当前技术前沿和宏观环境,给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建议。
2.2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本次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