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评估文献综述
2020-04-14 16:07:26
(1)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包括维护低通胀、推动经济合理增长、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等。这些政策目标本质上都是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近年来央行只依靠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已无法很好的达到效果,因此结构性货币政策应运而生。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需要考虑的目标之一。我的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建模方式评价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不同政策的优缺点。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目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传导机制主要有: (1) 银行信贷渠道。(2) 信号渠道。(3) 资产负债平衡渠道。但是其理论体系的完善及效果是否显著有待检验,我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一些实际数据和例子用以佐证这些传导机制的合理性,进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现实意义:国务院在2013年曾指出,“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资金分布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应当“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原则,增强资金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要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改善信贷资金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采取传统性货币政策显然难以奏效,因为传统货币政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具有一般性。为此,需要采用一些具有行业或机构倾向性的货币政策措施来实现结构转型的目标。因此,我国央行积极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针对“三农”、小微企业推行的再贷款政策与定向降准政策,又如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定向释放流动性的短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政策。这些都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在现实中的实践,并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央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学术界从理论角度对其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索。
国内文献:早期研究认为,由于各货币层次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差异、不同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和敏感程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货币政策会产生明显的结构效应(马贱阳,2011), 因此对不同的区域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符合国情(周孟亮和马昊,2007)。最近的一些研究结合经济环境和央行的政策实践,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陈炳才,2010;刘伟和苏剑,2014;张晓慧,2015;卢岚和邓雄,2015),但这些研究并未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