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部字看汉字的构形与演变文献综述
2020-04-14 16:16:39
1.1 研究目的
从汉字构形学角度看,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因此从作为最早成体系的古文字,其构形方式系统的发展及构形方式的变化,与其后的汉字构形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甲骨文(“手”部字为例)所呈现的构形方式,粗略考察汉字构形演化发展规律和特点,从而寻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帮助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教学方法,帮助更好地进行汉字教学。
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以手部字为例的汉字构形分析,将进一步明确汉字构形学中构件及构形功能的理论的应用性,同时对汉字的演变规律有新的认识,对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式进行新的思考,激发研究者对汉字的学习热情,并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3 国内研究现状
汉字的起源,根据考察和推论,约有六千年左右,但被证实而又较成熟者,当属殷商的甲骨文。从甲骨文以来,汉字的具体构形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从历时的角度,不同历史时期,一个字的形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发展和变化。然而,从总体来看,汉字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其基本构形特点是一直保持着的。
汉字的构成涉及到两个概念:构形方式和结构类型。前者是汉字形体符号的生成方式,后者则是对用不同构形方式构成的汉字进行共时的、静态的分析归纳的结果。汉字构形理论是一种以研究汉字本身构成和演变规律为目的的理论。古代汉语研究学者将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合称为“小学”,前人喜欢将汉字构形理论进行钩玄提要,而且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如许慎《说文解字》中“六书“说的提出,对于分析汉字结构和造字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文字材料的不断涌现和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汉字构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兰、裘锡圭的“三书说”、王凤阳、苏培成的“新六书”说、王宁的汉字构形模式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别对汉字的构形作了新的分析,使汉字构形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汉字构形理论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1基本内容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汉字,是汉民族的书面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社会生活、文化样态的书面载体。深刻理解汉字的构形依据,就能更好地理解汉字。 本选题拟以“手”部字为分析材料,归纳、整理手作为构字部件的演变现象、规律,并分析其演变原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方法与视角。论文大致分为如下五个大部分,
2.1.1绪论